你信吗?一个市话60万……


你信吗?一个市话60……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20133月的一个周末,3个孩子(AB未成年,C刚满18岁)玩腻了从网吧里出来。A说:听说那天欺负你的小E在四中门口呢,我们去教训教训他吧?小B说,好,我们现在就去。于是他们3人坐上出租车往四中方向赶去。路上,B说,小D在哪里,叫他也过去。于是C随即给D打了个电话,让他赶快到四中方向去。当他们赶到四中时,小D10多孩子也赶到了。原来小D接到电话之后又给其他小朋友打了电话并说要带家伙。

两路人马有谋会合。A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孩子问B说,是不是那个小EB点了点头。于是10多个孩子手舞棍棒向不远处的小E冲去,说时迟那时快,小E被突入袭来的事惊呆了。他还未缓过神来,不由分说棍棒劈头盖脑就落了下来,小E本能地边跑着边躲闪棍棒的打击。不料,后面又冲上来一个孩子,拿着水果刀对着小E的胸脯就是两刀。刹那间,小E血流如注,轰然倒下。其他孩子见状个个吓得如鸟兽散。C矗立着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这时,与小E在一起玩的孩子情急之中给小E的家人打了电话。小E的家人迅速赶到后将E送到医院抢救。经过紧急抢救,小E终于从死亡线捡条命。医院大夫说,刀已经刺中了心脏,若再深一到两毫米,小E可能就生命难保。后来小E在医院住了近半年时间,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小E终于康复出院,医药费花去20多万元。

案发后当地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C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主动投案自首并质证有关参与嫌犯,对案件的破获起到了重要作用。随即有关参与这次孩子群殴案件的ABC等关键人到案调查并羁押当地看守所。

2013年底,当地法院依法对案件进行认真审理后以故意伤害等罪做出判决:ABC三人分别获得两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同时,鉴于大多都是未成年孩子,经过法院调解和案件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达成协议:ABC三家分别赔赏小E各种费用20万元。至此,该案件审理结束。说到此,有人要问,那么拿刀捅小E的那个孩子法律如何判决的呢?需要交代的是,这个孩子14岁,既非D所约之人,且是流浪儿,有侠肝义胆,爱凑热闹之豪气。这天他正好游荡到此处,见一群孩子群殴,于是他不问青红皂白,就拔刀相助……

至此,回过头来我们设想一下,假如小A不提议说去教训教训小EB若阻止不答应此事;C作为已成年的人,不盲目顺从打那个电话的话,这样的悲剧还会发生吗?

纵观这起孩子群殴伤人案件,除C刚到成人年龄外,其他10多人都是1415岁的未成年的孩子,这就给社会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家庭责任。家长要对孩子加强教育和管束。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娇生惯养,无原则纵容,造成孩子养成放荡不羁,不计后果的思维习惯,最终导致害了孩子、家庭和社会;二是社会责任。社会要较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控。学校要加强对孩子进行理想、法律和责任的教育;社会要加强对流浪人、特别是流浪儿童的收养、教育和管控等。只有这样,我们的家长才能放心,我们的社会才能少发生悲剧。

法槌落下,案卷已封,但在社会、家长和孩子心中留下的阴影远未散去。一个电话不仅差点要了一个人的命,而且打去了60万元和牢狱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