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温产水气井排水采气用的泡排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温产水气井排水采气用的泡排剂。该泡排剂包括下列组分,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配比:椰油酰基胺丙基甜菜碱25~40%,月桂酰肌氨酸20~30%,余量为水。该泡排剂在井底温度150℃的条件下起泡力、热稳定性及携液能力好。具有低刺激性、低毒、易降解的特点,且原材料价格适中,易于获得,以利于现场的规模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领域中用的一种化学助剂,特别是一种用于高温产水气井排水采气用的泡排剂。

背景技术:

[0002] 气田开发初期气井普遍见水,由于携液能力下降造成井底积液,导致气井减产甚至停喷。泡排工艺具有适应性强、受酸性气体腐蚀影响小、成本较低的特点,适合气田深层、高温、小产水量气井的排液。当前国内的泡排剂应用温度不超过120°C。但有些气田火山岩气藏气层温度高(104-149°C ),导致泡排剂的性能急剧变差,影响泡沫排水采气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温产水气井排水采气用的泡排剂,该泡排剂在井底温度150°C的条件下起泡力、热稳定性及携液能力好。具有低刺激性、低毒、易降解的特点,且原材料价格适中,易于获得,以利于现场的规模应用。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泡排剂包括下列组分,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配比:椰油酰基胺丙基甜菜碱25〜40%,月桂酰肌氨酸20〜30%,余量为水。

[0005] 上述方案中月桂酰肌氨酸用作发泡剂,具有良好的抗硬水性、较低的刺激性、较高的发泡力以及优异的配伍性能,与椰油酰基胺丙基甜菜碱产品配伍后可以产生极佳的协同效应,增强发泡能力;椰油酰基胺丙基甜菜碱用作泡沫稳定剂,具有优良的溶解性和配伍性、优良的发泡性和显著的增稠性、优良的抗硬水性及生物降解性及高温稳泡性。

[0006]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 益效果:本发明针对气田开发初期见水井数多、缺乏有效的排水采气手段的实际情况,研发了一种适用于高温(井底温度< 150°C)产水气井排水采气用的泡排剂。该泡排剂在井底温度150°C的条件下起泡力、热稳定性及携液能力好。具有低刺激性、低毒、易降解、配位性好的特点,且原材料价格适中,易于获得,以利于现场的规模应用。并且该发明具有一定的抗盐及抗甲醇能力。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试验期间产气、产水情况(每30min记录,出水时加密录取,共353组数据);

[0008] 图2为试验期间井口压力变化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0] 下面配制几种不同的泡排剂进行性能实验:方案1:椰油酰基胺丙基甜菜碱35%、月桂酰肌氨酸20%及水45% ;方案2 :椰油酰基胺丙基甜菜碱30%、月桂酰肌氨酸25%及水45%。上述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0011] 泡排剂的起泡力、热稳定性、动态携水能力以及地层水配伍性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参数,参照SY/T 6450-2000《泡沫排水采气用起泡剂评价方法》标准,测定泡排剂各性能参数见表I和表2。

[0012] 起泡力、热稳定性及携液能力评价 表I

[0013]

[0016] 结果表明其在150°C高温条件下,起泡力、热稳定性好,携液能力强,且与地层水配伍性好。可以用于现场试验。

[0017] 现场实验:实验用的泡排剂由椰油酰基胺丙基甜菜碱30%、月桂酰肌氨酸25%及水45%组成。上述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

[0018] ⑴试验井简况:

[0019] 徐深6-211井基础数据表 表3

[0020]

[0021] (2)试验前生产情况:

[0022] 现场试验前,该井生产分为三个阶段:

[0023] 第一阶段:稳产阶段,2009年12月8日前,井口压力、气水产量稳定;

[0024] 第二阶段:产量下降阶段,2009. 12. 9-2010. 3. 9,出现油套压差,产气量下降;

[0025] 第三阶段:放喷维持生产,2010. 3. 10-试验前,油套压差增大,气、水产量下降。

[0026] 试验前该井产气量下降,产水量下降,油套压差6. OMPa,积液特征明显,依靠站内放空维持生产。需尽快采取排水采气措施恢复正常生产。试验的目的一时通过现场试验评价泡排剂的耐高温性能,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改进,提高其对徐深气田产水气井的适应性;二是评价泡排剂加注方式的适应性,三是探索制定产水气井合理加药制度、保持气井稳定生产的可行性。

[0027] (3)泡排剂性能评价:

[0028] 试验前,实验室内针对该井的水质分析数据,进行了配伍性实验。结果表明,泡排剂在模拟地层水中保持了较好的起泡力、热稳定性和携水能力,混合后无沉淀、絮凝产生,配伍性良好。

[0029] 泡排剂与地层水配伍性试验结果 表4

[0030]

[0031] (4)现场试验情况:

[0032] 2010年4月21,开始XS6-211井泡沫排水采气现场试验,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

[0033] 徐深6-211井泡沫排水采气施工记录 表5

[0034]

[0035] (5)试验效果分析:

[0036] ①气井产量保持稳定,气井能够依靠自身能量带水生产,见图1。

[0037] 见效前,产气量持续下降,瞬时流量930mVh降至800m3/h,气井已无法带水生产;见效后,瞬时流量在930m3/h-1600m3/h之间,产气量相对稳定,在未改变生产制度的情况下,能够依靠自身能量间歇带水生产。

[0038] ②油套压差减小,排出部分井筒积液,见图2。

[0039] 见效前,油套压差持续放大,最高6. 7MPa,见效后,油套压差有所减小,最小至

3. 2MPa,维持在4. OMPa左右。

[0040] 见效前后生产情况对比表 表6

[0041]

[0042] (6)试验的结论和认识:

[0043] ①加药时机的确定:

[0044] 加药时机晚。积液多,油套压差大,靠放喷已无法维持生产,在出现积液现象的初期采取排水措施效果会更明显。[0045] ②加药方式的选择:

[0046] 单纯从环空加入泡排剂难以短期内见效,若在油管内同时加注泡排剂效果会更加明显。

[0047] ③保持加药的连续性:

[0048] 部分积液排出后,地层持续出水,而此时泡排剂效力已过,难以形成连续排液。若采取连续加药的方式,能够排空井内积液并恢复正常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