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实战总结: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谨以此文献给青年律师! 文 / 何承介 智勇所律师
阶段一: 收案
新媒体时代的律师当然不可以落伍,各类即时、非即时聊天交友工具应略知一二。当前,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原告多数借助互联网咨询、聘请律师。有关新媒体律师营销事宜在此不做讨论。
作为执业律师应对法律市场进行充分的研究,了解该领域当前比较知名的律所和律师,及其代理模式。据我所知,交通事故类案件普遍实行风险代理,甚至是零风险,即所谓的先代理后收费,不成功不收费。
除非慕名前来委托,客户一般比较容易了解到此类案件的律师收费模式,货比三家,其最终目的是寻求报价低而又懂法的律师。当然,并非每个律师都是交通事故方面的专家,如果连最基本的交通法律知识都一知半解,又怎能获得客户的信赖和委托。
接待客户,首先要学会聆听,抓取其最为关心的问题。客户介绍案情时,往往东一块西一块,案情比较乱。这时,律师应该就此打断,提出几个最具代表性的问题。例如,事故责任是如何认定的?目前伤者情况如何?是否住院治疗,治疗费用发生了多少?等等。其次,告知客户交通事故可能产生的赔偿范围。例如,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等等。客户最为关心的是伤残情况,可要求其到医院复印有关病历,根据受伤程度预估等级,同时告知伤残赔偿金的计算方式和大概金额范围。
客户听取了律师分析,聘不聘律师,也要让其再考虑,告诉他有需要再联系。部分律师认为自己苦口婆心讲了半天,客户却拍拍屁股走人了,感觉很失望。
我们要相信,律师提供的是专业服务,是一门学问,倘若客户听听就会打官司,那送给客户的就只有祝福了。
阶段二: 办理委托代理手续
律师不得私自接案,这是铁的纪律,客户须与律师所在的执业律所签订书面的委托代理协议。同时,客户须签署授权书,留存身份证复印件、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原件。责任认定书是案件的重要材料,律师一般不接收保管,但为了行事方便,可向客户出具收条,对彼此负责。
阶段三: 收集证据
1. 关于被告基本信息的证据:机动车登记信息、驾驶人信息以及车辆保险信息
律师前往交通队调取车辆信息、驾驶人信息以及车辆保险信息时,须携带《调查专用介绍信》、律师执业证复印件、授权书、客户身份证复印件、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复印件(同时要出示原件)等文件,前述信息是为起诉书的拟定做准备。
2. 关于原告受伤治病的证据:出院介绍信、诊断证明(并不等于病历)、治疗费明细单据
律师前往就诊的医院调取伤者病历,多数会被拒绝,医院坚持要求伤者本人或携带其身份证原件才给予办理。当然,这与法律赋予律师调查取证的权利相冲突。客户可以根据律师的指导自行办理。
综合衡量,是否有必要医院出具休养的证明(这一点可根据伤情鉴定评估结果而定)。
3. 关于伤残鉴定的证据:鉴定书、鉴定费发票
律师的第一任务是综合评估伤者的情况,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常识去初步评估。经评估可能达到伤残标准,应告知客户伤残鉴定可以在诉前单方去申请,也可以在立案的时申请法院指定鉴定机构。诉前单方的申请鉴定,庭审过程中被告有权不予认可申请重新鉴定,由此产生两个鉴定费,法院一般不会支持前者。
实践中,伤残鉴定存在一定的技巧。例如,颅脑受伤治疗,虽已治愈,但毕竟伤及大脑,至于有没有后遗症,有没有达到残疾的级别,很难界定。根据当前的科技水平,也只能依靠法医专家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判断,因仪器无法判断大脑的好与坏。
4. 关于原告身份证信息:农村转城镇
影响伤残等级赔偿款金额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究竟是按照城镇的可支配收入进行赔偿,还是按照农村的纯收入进行赔偿。显然,前者多于后者。
根据客户的身份证信息显示,原告属于农民。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只要能够证明原告长期居住在城镇,其主要收入来源于城镇,那么就应该按照城镇的标准对其进行赔偿。
如何证明其主要收入来源于城镇?主要证据材料包括:暂住证、劳动合同、社保证明、纳税证明、工资收入明细等。
5. 关于护理期、营养期、误工期的证据:
只分享一点,因人而异,“三期”可鉴定,也可遵医嘱。
6. 关于其它证据
有人说事故的赔偿项目包括15项,减去前面的几项,逐一整合事实依据与法律依据。
阶段三: 立案(略)
阶段四: 庭审(略)
阶段五: 结案(或二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