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王健林的爆米花经济学


  据媒体报道,近日,院线巨头万达公布了一组震惊业界的数据,2013年度万达院线爆米花品项相关收入高达3.9亿元。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可以用下面这两个数据进行解读,一是它占到了卖品总收入的72%,也就是说,万达院线的卖品收入,主要是靠爆米花;二是占院线总收入的9.5%,已成为万达院线名符其实的“印钞机”。

  而据媒体调查,这些爆米花原材料成本也就3元左右,而卖价则高达二、三十元。于是,有人认为,这是暴利。

  既不是高新技术,也不是高科技产品,成本和售价之间却相差6、7倍,最高的达到10倍左右,当然是暴利了。但是,对这种暴利,是否应当采取限制手段呢?显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找不到依据的,也是完全不应该的。

  万达院线的爆米花,所以能够从普通商品“升格”为暴利商品,并不是因为这些爆米花本身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而是因为万达院线在市场的影响和地位。想一想,15%的市场份额,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是一个多大的市场。更何况,象万达院线这样的消费市场,多数都是年轻人,特别是恋爱阶段的年轻人,按照他们的消费,二、三十元一袋的爆米花,有几个不愿买,又有几个不舍得买呢?而且,爆米花在食用过程中,还不会象有的商品那样会留下很多需要清理的垃圾。

  事实上,对万达来说,能够带来高额回报的,又何止是爆米花呢?万达的商业地产以及跟随着万达商业地产的餐饮业,哪个不是赚得钵满盆溢。说到底,万达已经成为中国商业、文化、房地产等领域的一部赚钱机器。只是,不同的领域,赚钱的方式不同,不同的领域,回报存在一点差距。不然,万达怎么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发展到如此规模,而王健林又怎么能成为中国首富呢?

  万达的爆米花经济学,说白了,就是王健林的万达经济学,或者干脆称之为王健林经济学。而王健林经济学的真谛,就是独特的战略视角和经营思维,以及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工作魄力。以电影院线为例,从2005年成立到现在,也就短短的9年时间,已成为亚洲银幕数排名第一的电影院线,连续5年稳坐全国电影院线冠军宝座,对中国电影市场产生了强烈的震动。

  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爆米花,也在万达院线的快速扩张中,成为了一座“金矿”,给万达院线带来极为丰厚的收入回报。如果王健林也象其他企业家、投资者一样,没有独特的战略视角和经营思维,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将院线商品销售市场给其他经营者,至多也就发展一下“房东经济”,拿些租赁费。而现在,王健林拿的却是比金矿还要富裕的爆米花暴利,且管理起来比租赁给其他经营户更加容易、更加规范。

  也有人认为,在万达院线,除了爆米花就是饮料,没有其他商品,是否太过单一。这当然是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更值得探索和思考的是,为什么王健林的爆米花能够派生出经济学内涵,能够成为万达院线的“金矿”。因为,其他企业和投资者,也都有类似王健林这样的连锁产业、连锁商业,却没有能够象王健林这样做到极致。原因就在于,缺乏王健林那样的战略视角和经营思维,没有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工作魄力。

  更重要的,王健林在挖掘爆米花“金矿”过程中,将确保爆米花质量放在了首位,所有用于做爆米花的玉米,都是从美国进口。使爆米花的暴利与质量做到了有机结合。

  总之,王健林的爆米花经济学,可以探究的内容还是很广泛的。其深刻内涵,就是王健林独特的战略视角和经营思维,以及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工作魄力。中国的消费市场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王健林的爆米花经济学,或许能够提供一些学习和借鉴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