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信建投经济咨询
摘要: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园区经济研究员张久松指出,我国工业园区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各地掀起工业园区开发大潮,同时工业园区的运营发展也产生一系列问题。
2014 年2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14年《法治蓝皮书》。其中的《规范工业园区需要顶层设计》报告提出,中国应当从国家层面加快制定《工业园区条例》,统一界定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不同类型的工业园区,加强工业园区的有效管理,从而为工业园区贸易、投资便利化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法律框架。
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园区经济研究员张久松指出,近些年来,我国工业园区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各地政府纷纷提出并实施“工业立市,园区兴市”战略,各种园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载体作用。然而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工业园区开发大潮的背后,工业园区发展模式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存在缺乏统一立法、工业园区统计口径不一、统计数据缺失等问题;从地方层面来看,部分工业园企业空心化、违规违法圈地现象突出、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严重以及环境保护不达标等问题突出。
纵观国内外著名的工业园区,在园区的科学规划及运营机制上均有成功案例可循。如台湾的新竹工业园、美国的硅谷科技园。而在欧洲,工业园区的发展以英国、法国和德国工业园区为主要代表,其中巴黎盆地工业园区,里昂工业园区,伯明翰-曼彻斯特、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和鲁尔区传统工业在世界有重要影响。
以台湾新竹工业园区为例,台湾当局政府十分重视科学园的法规建设,实行“选址未定,法规先修”。早在1977年9月,“国科会”就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及律师成立园区法规工作组。并于1979年7月27日正式制定公布了《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在此基础上又相继制订颁布了《科学工业园区事业派员出 “国”办法》、《科学工业园区外汇管理办法》、《科学工业园区贸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规章、条例。其中《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等经过多次修订,沿用至今。在制定了一系列法规、章程和条例后,新竹工业园区投资和发展的软环境逐渐形成,并使科技工业园区建设规划有条不紊地落实。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各项法规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园区经济研究中心
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发布的《中国园区运营模式深度分析及趋势预测报告2014》显示,园区的运营模式,首先剖析园区组织管理机构的角色定位、结构、职能设置特性,并分析园区对于资源整合以及优化配置情况。其次,对园区运营模式进行分析。从园区的特有属性出发,提炼出运营模式,并对它们进行详细的分析。再次,对于园区运行系统进行评价和控制研究。在评价过程中,根据园区的特殊属性,从环境建设、管理绩效、产业发展以及社会效益的角度对其运行效果进行评价,并据此提出存在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从而实现对运营模式的控制和不断完善。
张久松指出,未来我国园区的运营管理,需要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各地实际,及时改进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制度建设方面,应加快立法,促进园区的依法管理;在运作机制方面,尽量减少政府对创业资本运作的行政性干预,建立一种符合我国各地实际情况的优势运营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