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感召去认识多种可能性才能达至目标
感召是一场生命游戏
感召,是职场领导或经理人常用的工作方法。所谓感召 gǎnzhào 就是感化并召唤。如在政策的感召下,他自首了;通过神或超自然的力量把某种意思传给或透露给代理人,说了受上帝感召而说的话。
我一直认为心灵感召是引发群体活动的重要力量。心灵感召能激发他人的理想,从而自愿采取行动;心灵感召是一种心态,是心灵的碰撞和认同;心灵感召是影响和改变他人心态和行为的能力,是激发他人自愿行动的能力。
生命是一场感召的游戏!感召就是用爱的情绪直接有效地与人沟通。
心灵感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激发起他人的理想,从而自愿追求这个理想,感召者未必参与其中。另一种则是感召者有远大的理想,感召更多有共同理想的人加入其中并为之奋斗,感召者本人就是最积极的实践者或领路人。从古至今,每一位名垂史册,标炳千秋的重要人物,哪一个不是这样优秀的感召者?!孙中山以“推翻封建帝制”感召国人,并身体力行而成为“国父”;开国领袖、一代伟人毛泽东以“建设新中国”感召工农,且身先士卒,使四万万同胞齐踊跃,终于成立了新中国,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实践中,我体验到人生就是一场感召的游戏。漫漫人生路,我不去感召别人,别人就会感召你;要么你感召别人,要么别人感召你,或者我们共同受他人感召。总之,感召存在于每人生命中。
一般意义上讲,领导的影响力分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个方面,权力性影响力是强制性的,如发号施令,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不管你心中是舒服还是抱怨,毫无商量余地,也难讨价还价。非权力性影响力有多种表现形式,常见的有:金钱利诱、吹蒙哄骗,(虽然很不愿这样归类)最主要的是感召。感召不是依靠权力,没有强制性,感召是通过理想、愿景、品格、情感来实现,让被感召的人看到新的可能性,感受到目标在召唤,从而在心态上改变,在行为上动作。
从以上的描述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品绩力就是一种感召。心灵感召不同于命令,心灵感召也不同于说服,心灵感召甚至也不同于教育、鼓励和引导。心灵感召重在感化,是一种内外相结合的影响力。心灵感召可能有洋洋洒洒的宣言和理论,也可能只是一个细微的动作或一个感人至深的行动。
品绩力是一种心灵感召的又一佐证是,心灵感召是团队实现共赢的牵引力。心灵感召是团队向一个方向前进的聚光灯和加速器,心灵感召可以让团队凝聚力越来越强,实现理想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光有感召还不够,还要不断鼓励。人是需要鼓励的。鼓励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鼓励当事人排除干扰,“勇敢向前”;另一方面是鼓励“聚焦”。聚焦,即对准目标。很多人已确定了清楚的目标,但却常常左摇右摆,立场不够坚定。不能聚焦于目标,即使是天才也难以取得突出的成就。
认识多种可能性
人的一生有多种可能性。这里说的可能kěnéng 是可以实现,也许,不肯定,估量的意思。
我们说一件事有多种可能,那是基于心态和信念的感受。于是,我们得出结论:可能性产生于信念和心态上。世界上有哪些事情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有哪些事情是可能的?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判断。而判断的依据是被囚禁了的心态、固化了的心智、模式化了的感受和程式化了的信念。只有突破信念上的屏障,超越心态上的框框,改变宿命的因果推理,新的可能性才能出现,至于自己的生命会出现什么状态,那是自己的选择。
人的局限性往往令人只看到一种可能,而且认为这是唯一的可能。因此便从主观上即心态上拒绝可能性,并以此来确定自己的行动和人生。由此可见可能性是因为“空”,空是一种心态,空不是说什么都不想,只是不执着于自己的看法,不被看法所迷惑。信念和心态上的盈满,是过去“看”和“听”所形成的概念或者叫经验。沉迷了旧观念和过时的经验,就看不见可能性。就像一个杯子装满了水,怎么能加进去新的东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空杯心态。
我们体验到产生可能性的出发点是谦虚。谦虚是人的一种美好品格,可以起到心灵环保,排除杂念,保持心灵洁净的作用,引导自己拓展信念和视野,设计未来的人生。新的可能性则因此而产生,呈现在世人面前。
既然有多种可能性就需要做出很多的选择。我们每个人做任何事情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
每个人的行为,对他的潜意识来说,都是当时环境里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因此,每个行为的背后,都必定有正面的动机。
动机通常不会错,只是行为不能达到效果,即满足背后正面动机的效果。接受一个人的动机,他就会觉得我们接受了他这个人。了解和接受一个人的正面动机,才容易引导这个人改变他的行为。
动机往往处于潜意识的层面,不能显意识地说出来。找出行为背后的动机,最容易的方法是问该行为企图得到什么价值。
通过有效的选择,使凡事必须有至少三个解决办法,因为,有第三个解决办法的人,通常会找到第四、第五,甚至更多的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有选择就是有能力,所以,有选择总比没有选择好。
企业经理人或领导者是运用领导技巧和艺术引导员工打破心灵桎梏,突破信念牢笼,寻找人生新的可能性,并付诸行动。
对有些人而言,至今不成功,只是说至今用过的方法都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没有办法,或者说缺少办法,只是说已知的方法都行不通。世界上还有很多我们过去没有想过,或者是尚未被我们认识的方法。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办法,才会使我们有机会找到它,从而使事情发生改变。
总之,企业经理人或领导者要用心灵感召员工和职员看到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看到自己的真我价值,找到自己真正的理想,厘清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目标,然后,认识到多种可能性,并迁善心态,采取行动,才能有效地达到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