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星期四,晴
今日大风,我最讨厌大风了!上学时代有三不到:大风天不到,大雨天不到,大热天不到。人生在世,烦恼已多,何必与自然为敌呢!
其实说起来,大雨天、大热天都有破例的纪录,大风天好像没有。昨天看了一篇文章,说男人一定要有底线,底线又不能太多,我想,从内心里我是保留了大风天不到的底线吧!
昨天有亲戚从远方来,虽然刮风,好像不到是不礼貌,只有去了,但是心里不是太愉快!人在幼年时代根植于心的一些东西,真的是很难根除的比如对于风的的厌恶。
很多人动员外出,现在的通讯手段多了,手机好友,QQ好友,微信好友,微博好友,关心你生活的热心人总在不断的涌现,告诉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假期的感受还是可以忽略的,如果你买了房子,会有一大堆人为你提供装修的意见,让你无所适从。不过最终住下来的是你,别人只是说说而已。
外出瞎逛,遇见了小Z。小Z已经是东南某个乡镇的领导了,也许我应该尊称他为Z镇长,可还是随口喊出了“小Z”,Z镇长明显的愣了一下,我估计现在喊“小Z”的已经绝迹了。从前有位姓L的朋友,每逢节假日都会发短信联络,后来官越当越大,及至主政一方,打电话开始打摆子,发短信不回了,果断从通讯录里 删了,我也不怪他,我们不是陈胜吴广,不必“苟富贵勿相忘”,有缘分大家多交往,无各走各路,相忘于江湖,挺好!“小Z”还能应声,说明他心里还有朋友,是不是同时也说明因为他的职务不够大呢?其实很多当初的普通朋友后来成了正科级,叫绰号或简称也还会应,摆谱的真是少数。再上层的领导不知道了,咱的交际层面止于此。
大多数单位要“进步”,一般需要满足背景硬,经济条件好这两个条件,能力的作用有,占多大比例呢?如果按100%计算,背景应该占到50%强,经济占到30%强,能力占比在10%以内,剩下的10%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个比例是我猜的,没有具体考察,也没有科学依据,可以不信。
报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出的人物好像特别多,目前没有太高层的,未来有没有不知道,但至少副科级以上的层出不穷,而且好像打破了我的认识经验,很多出生贫寒的人也能成功。我上班十几年来,报社出的人物应该不下十位吧?电视台也是如此?如果有人有兴趣一个一个访问过来,可以写一本书,甚至可以发现成功的秘诀。秘诀这东西我相信有的,一件事出现一次是偶然,两次还是偶然,三次十次就有其必然了,好像赵老师统帅的队伍出的人比较多,什么原因呢?
强迫症这东西,我相信我是有的,也许每个人身上都有,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对大风的讨厌,对秩序的崇拜,是我的强迫症。你的强迫症又是什么呢?
来源: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