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明的情怀(一)


今天和青年朋友分享人类社会文明中的几位历史名人,他们的经历、留下的文字、后人的议论,不但给青年朋友思考!同时给青年朋友在十字路口选择人生时多少有参考!具体是在信息共享及时互动的电子文明时代,法律规范、民主监督、市场规则的法治文明社会,一步一脚印的实际行动走与众不同的人生!实现不是遥远而是时刻在眼前的梦想!

一位是用楚辞体留给人类文明的《离骚》、《天问》的屈原。(演讲台上的大屏幕播放屈原的画像和电影资料画面并介绍说明)

《离骚》中有句经典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金文字体雕刻显示)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和有华人国家或地区的龙舟节,有龙舟竞赛、吃粽子等传统习惯;(播放世界各国华人区的划龙舟比赛和吃粽子的场面的影像资料并介绍说明)

有说端午节的传统习惯是纪念诗人屈原自沉汨罗江。可想几千年后,历代中国人对诗人屈原的怀念!国家法定节假日,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有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从今天的社会文明看,屈原自沉汨罗江是有遗憾!生命对任何个人是多么宝贵!不知是否是屈原的个人生活?如普通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一样!虽然身体的生命对每个人是有限,应尊重和爱惜宝贵生命!屈原有两次流放,贵族离开王室,为什么不能活着?是否放不下贵族身份或是面子?何况给世人留下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是告诉也是勉力自己,同时是告诉也是勉励世人:在历史、现在、未来的曲折漫长遥远路上,怎么上下求索个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那怕无人理解,心在家身在外。这是个人的理解!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杜甫的《三吏三别》,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陆游的《示儿》,郑板桥的《难得糊涂》,……

当代文明人对屈原的自沉,只能说智者有一失!有贵族身份,一个人对自己绝望,是难以挽回!是否有历史上的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自刎的英雄情怀?蔡文姬一生三嫁,有异国他乡的悲惨经历,留有《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等,蔡文姬的经历能否告诉世人:无论经历一帆风顺,或坎坷不平,活着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尊重生命的宝贵!还有顾及亲人的关怀!

如果屈原割舍王室的关系,像汉朝的司马迁先生,享受贵族身份,编著《史记》;我们现在不仅只看到屈原用楚辞体的《离骚》、《天问》等,说不定今天能见屈原书写的王室经历和当时社会一些历史,不但有文物价值,还有历史价值和现实借鉴;中国历史上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埃及的金字塔,马王堆汉墓,湖南益阳在古井中发现的木牍和竹简,年代有楚、秦、两汉、六朝乃至唐宋时期,都有实物和文字记载。客观存在官方的与民间的历史记录是不同的,如《二十四史》中的《史记》,与皇帝钦定的皇朝历史是不同的。

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曾是雕刻在甲骨、钟鼎、竹简上;发明了纸,用书法书写;发明了印刷术,把文字套印在纸上;如今的信息共享及时互动的电子文明,文字、图片、音像都可以输入上网,让关注的人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离骚》、《天问》等古籍和人类用舞蹈、音乐、文字、绘画、雕塑、建筑、戏剧、影像丰富社会的文明流传至今,说真的确实不容易!在这里,我们应该要谢谢历代文人的传承!不说战争的焚毁,不讲类似几千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的抢掠转移;中国历史上有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朝的《永乐大典》,清朝的《四库全书》等,其中有删改毁;文人中有是官权的幕僚,像有些商人寄生或是寻租官权垄断一样。如历史上皇帝钦定的文状元,商人中有吕不韦、胡雪岩等。

从法治文明社会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屈原的自沉是个人的悲剧,只能是遗憾!存在个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不和谐!存在社会环境有影响,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个人悲剧!同时告诫世人希望悲剧不再发生!过去的历史是不能改变,我们应该尊重!正如秦始皇建的阿房宫,因战争或是自然灾害焚毁?修筑的秦长城,几千年后需要我们保护,还有孟姜女寻夫哭倒长城的传说。

屈原的自沉,虽然人的生死,有自然规律;如历代皇朝的更替和皇帝世袭有社会规律也有历史规律;人应爱护身体,尊重生命!连自己都不爱护宝贵身体的生命,尊重宝贵身体的生命,还有谁能救呢?普通人不能像官员和富商有保镖或护卫。战争年代,武士、军人死在战场上是英雄!像亡国之君李煜那样的囚禁是生不如死!人不要像岳王庙里的奸臣陷害忠臣长跪谢罪!人有脸,树有皮,不是长跪谢罪的后人怎样面对现实!

可能有人会说是屈原对王室,对王室政权的国家失望。从尊重历史和个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屈原是有忠君和爱王室政权之国的思想,与陶渊明、杜甫、范仲淹、陆游、郑板桥等爱国情怀是不同的;从历史和社会,有皇家皇权之国,有人民生存生活环境之国,有个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国;如中国的历代皇朝更替,世袭皇帝中因战争和事件更换,但国家和人民一直客观存在。网上微博有:人应有自知之明,不要因官大权大有财有势就是秦始皇、李世民、慈禧太后,似乎这个社会整个地球都会为你个人转动?秦始皇、李世民、慈禧太后走了,社会还在发展,地球还在转动,生活的人照常过日子;只有为身边为周围为社会像母亲生养儿女那样,才会受到尊敬!清明节告诉:人总会死的,后人凭什么祭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杜甫的《三吏三别》,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陆游的《示儿》,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多少告知:文人的家国情怀和文人记录平民百姓的家是不同的,都与个人在社会的身份、地位、立场、接受的教育、价值观等息息相关。从社会现实,人的爱国情怀是相互的,有在一起生活的亲人朋友,有铭记居住的房屋和记忆的家,有不是用职权财富图名利的扶助等;正如父母生养儿女有责任有义务和不图回报的无私奉献,有血脉亲情、有继承传统等;有男女之间的友情、恋情、爱情到结婚、成家、生儿育女的亲情;享受财政的公职人员代表国家应依法为纳税人、消费者、社会上弱势群体这些衣食父母全心全意服务!不应出现历史上的屈原自沉,岳飞因莫须有罪英年早逝,秋瑾举事三十一岁斩刑于绍兴轩亭口。

屈原用楚辞体留下《离骚》、《天问》等,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什么对自己和宝贵生命失去信心?是不是屈原的个人生活?是不是对自已的残忍和悲哀?除非伤害他人的身体和生命,民间有一命抵一命!说每个人的现实,人来到世界,从父母的生养到独立生活,确是不易!有因战争,有因自然环境,有因社会环境,有因贫穷,有因疾病,有因年老等,总会迟早离开生养的父母,一起生活的兄弟姐妹,亲人和朋友,成长的家乡,生活的社会,工作的国家,居住的地方;所以,我建议:各位青年朋友,生命对任何人只有一次!人死是不能复生,宝贵生命如此短暂,现实中再有坎坷不平,只要不是公认共识的为钱财为情爱为职权谋害他人生命的违法犯罪,情理法理,要尊重要珍惜生命!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允许范围,不但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时要爱护他人的身体,尊重他人的生命,还有身边和周围所有的生命;包括出生、成长、生活、居住和学习、工作的家乡的山水、古迹、遗址、文物,路边的树花草。只有在信息共享及时互动电子文明时代,法律规范、民主监督、市场规则的法治文明社会,才能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人的一生都会自主的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宣传教育;人主要的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从三生教育中认识生命,保护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母亲十月怀胎、哺育抚养,才知生命的来之不易认识生命的艰辛与伟大,才知宝贵生命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都不会也没有权利随便轻视任何生命,会用爱心经营生命;三生教育,从小情感引导,教育爱动植物,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才会从心灵深处敬畏生命,才会爱同样有生命的家和国;积极、乐观、豁达,从容面对人生的苦恼、困难与挫折,才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团体、一个组织、一个地方,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尊重生命,尊重生命的尊严,才能屹立世界文明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