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沟通技巧


如今微信的出现了,随便发一个心情状态、自拍照,都能获得很多来自经常联系或不常联系的朋友的都会看到自己现在的动态.另外,具有很强媒体基因的 新浪微博,也试图以微群等服务来扩大其社交影响力,而陌陌、LINE、易信、友加等,都以各自的方式先后进入移动社交的领域.

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现在的网络社交已经将主场从电脑转移到手机等移动设备,网络社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不具门槛,并深入渗透到当下生活中.等车 、等电梯时,起床、茶歇后,吃饭、睡觉前,以及其他每一个碎片化的时间,我们都可以用手机刷新自己的社交网络,查看朋友们发的内容,或者发发自己的状 态.

好像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社交网络的存在了,社交网络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似乎不是我们在营造自己的社交网络,而是社交网络在牵着我们走 ,使我们按照那种套路呈现自己的形象.在MSN因为各种原因淡出我们的视野时,QQ从多年前不被大城市白领认可的人际关系网络,到现在已经越来越没有乡土气 息,并已经从青少年网络通讯软件长成为国人通用的网络通讯工具.

有时候在我们享受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捷便利的时候,除了微博,总觉的好像还缺了些什么.因为人们有分享的欲望,有分享之后被别人讨论、羡慕、赞叹 、认可的欲望.国外,Facebook这种形态的网站统领了社交网络,满足了人们分享和分享后一系列微妙的情感需求.

我们都知道微博上面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公开的,但在有些人认为越是公开的信息社交价值就越少.因此,越来越少的人在微博上发布个人私密信息,因为 与突发新闻等公共信息在一起的私人信息,社交价值就不如发布在朋友圈里大.那些在微博上得不到更多反馈的人,却可能在微信朋友圈里很活跃,找到存在感 ,这是一种情感寄托.

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社交变得更为真实,但同时也带来一些危险因素的存在.微信通过一对一的聊天和群聊,完成了社交中的维护老朋友和朋友之间传递 信息、交流思想的需求.另外,微信也推出了除在手机通讯录、QQ好友之外,还可以拓展陌生人关系的功能,三者分别对应当时的缘分、随机性以及地理位置关 系.这样,认识新朋友的三个重要渠道,都被微信被包括在内了.

没有隐私的社交会让人产生社交恐惧,而自己可以选择、主导信息传播的朋友圈,则促进了这种分享的欲望.与传统社交相比,网络社交跨越了时空的限制 .很多人并不擅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感状态,他们不会当面跟人倾诉自己的情感困惑、挫折、收获,但可以半隐晦半直白地发表在微博、豆瓣、人人网、微信朋 友圈等社交网络上.因为网络社交的存在,人们之间隐晦、暧昧、复杂的关系得以有了微妙的表达和互动.但如今的我们似乎总觉得互联网时代需要新的社交方 式?

更多知识学习,欢迎进入http://www.elsyy.com/course/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