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几章里,我们对传统的领导观念、领导形象、领导作用、领导模式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作了分析和批判。我们提出时代在变迁,我们的领导方式、工作重心与时俱进。那么,新时代的领导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应该由学者和专家从理论上探讨获得。它应该可以在人们公认的优秀企业领导身上找到。
读一读杰克-韦尔奇的《赢》吧!一个活生生的领导形象跃然纸上。他没有高高在上,坐在办公室与同僚开会,听汇报,就重大问题拍板。他没有教条,没有说教,不谈理论,不谈体系。看看他如何对待员工,人才,和学习,看看他是如何抓住根本,诸如尊重人,坚持实事求是和坦诚,看看他如何对待收购、企业重组,重大决策的吧!执着地走自己的路,做应该做的事,把企业的前途放在第一位,不顾大众的想法,传统的观念,环境的压力,他人的反对,不顾个人的名誉、在下属中的威信:设定目标后不顾一切地达到它,这就是威尔奇式的领导。
我国也出现了一批令人尊敬的创业者和企业家。读一读王石的自传,或者牛根生创建蒙牛的历史。研究一下国美、苏宁、吉利、海尔、联想、新希望等成功的开拓型公司的掌门人。他们的成功不是靠偶然的市场机遇,或者靠现有体制提供的便利,或是靠行业的垄断地位,或是靠某项先进的专利技术。他们白手起家,从零开始,领导企业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奋斗,缔造了自己的商业王国。他们应该是我们所需要的新世纪的领袖型人物,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尽管他们个性各异,阅历不同,尽管他们的教育背景不一,经营策略相左,我们发现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素质,一些在威尔奇们身上也很突出的素质。
这些或许应该就是今天的领导们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 领导者有一个超越物质追求的崇高目标,这个目标是领导者自我激励的原动力。原动力有如身上的发动机,使他们充满精力,保持一种领导冲动,永远不满足,不知疲倦地前进。
领导者追求的目标从本质上看,是发展生产力,尽管他们在陈述这个目标时用的词语是“做大、做强、做好”,或者“赶超”,或者是一个排名,一个指标。生产力的提高没有止境,领导者的努力也因此不会停歇。
因为有了这个目标,领导者不因为外界的诱惑而改变方向、不因为艰辛而退缩、不因为压力而让步,能够始终如一地执着于自己认定的事业。
因为有了这个目标,领导者在没有条件时会创造条件实现目标,而不是等待条件自然成熟,或是依赖政府政策倾斜。
因为有了这个目标,领导成为一种贡献,一种利他行为,领导者愿意多一事而不求少一事,不怕招惹是非,不怕得罪人,不怕遭到反对。
因为有了这个目标,领导者衡量自己成就的标准就不是个人的得失,个人的名利,个人的财富。他们每天盘点的不是自己的钱袋子,而是:组织有效性是否增强了,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是否提高了,客户是否得到了更好的服务,员工们是否按自己的意愿发展了?他们在获得里程碑式的成果以后仍然会孜孜不倦地追求更好,将一个一个终点变成新的起点。
这是领导者的追求。
二、 领导者不满足现状,永远在寻找变革、创新的机会。领导的本质是前进。没有前进,无须领导,没有领导,不能前进。而前进只有通过成功的变革实现。
领导者警惕僵化思维。他们知道世界上万事万物每天都在发展变化,不会静止不动。商场的局势有如战场一般多变。市场景气的曲线波动,竞争对手策略的改变,消费习惯的演化,员工队伍的流动,信息的传播,技术的创新,都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进行时。他们知道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结果是被淘汰;变革不是选择,而是必须。他们保持开放的心态,鼓励革新,欢迎新生事物。
领导者知道如果像昨天那样用同样的方法做同样的事,获得的结果顶多是和昨天一样好。光靠严格管理,只能管出一个规规矩矩,四平八稳的企业,但不能保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他们倡导变革,推动变革,组织变革,克服阻力,落实变革。
领导者永远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就。别人在进步时,自己裹足不前就是倒退。面对已经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他们的信条是“一定还能比现在做得更好。”对现状的不满,和对完美的追求是鞭策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领导者虚心向他人,包括竞争对手,学习。学习是为了超越。他们知道,单纯的学习和模仿,不加创新和开拓,他们只能取得昨天,或者和别人一样的结果。只有做古人没想过的,做前人没想到的,做他人不敢做的,才能让领导者感觉到生活的意义。
领导者谦虚谨慎。他们知道昨天的经验未必能应付明天的挑战;昨天的胜利不能保证明天的成功。他们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知道个人的能力有限。他们集中群体的智慧,与大家一起去面对未来,面对挑战,创造未来。
这是领导者的态度。
三, 领导者创造一种可以人尽其材的工作环境,使跟从者能最大限度发挥才干,实现自我。
领导者坚信,领导者的事业应当也是跟从者的事业,两者有共同的利益和共赢的目标。领导者用共同的目标激励跟从者,让跟从者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伟大组织的一部分。
领导者知道,不光领导者有思考决策的权利,人人有责任将最好的主意贡献出来;领导者的责任不再是出主意,而是让好主意出来;领导者的才能不是告诉别人如何完成工作,而是使得别人有能力完成它。在今天的企业里,新领导的定义是:领导确定方向,而不是分派工作。领导要创造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里,人们感觉是一个共同事业的一部分,集合在一起,可以完成个体的人所不能成就的事业。
领导者将跟从者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个体,尊重个性,尊重人的权利;他们接受个体的差异,并且能让差异产生效益,发挥力量;他们用目标激励人们,用辅导、引导实现领导,用跟从者的成长导致业绩的增长。
领导者致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个人发挥的环境,使每个人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在这个环境里,贡献与成长的机会并存;挑战和精神的满足同在;艰辛和身心的乐趣共生。
领导者深知,人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多数情况不是由于自身不愿意,而是条件限制。监督和控制在这样的情势中,作用适得其反,只能打击而不是解放积极性。束缚可以是观念的、自己强加于自己的,也可以是组织的、体制的、信息的、人文的、物质的。惠普前总裁卡莉的主张是:“设定基本原则,然后放开人们手脚。”(原话是:“Set the frame and set the people free.”)领导者致力于打破藩篱,解除束缚,取消一切不必要的限制,让跟从者如鱼得水。
这是领导者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