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腹地房县流放文化与庐陵王


 汉江腹地房县流放文化与庐陵王   

  
       
房县是中国古代史上七大集中流放地之一(海南、新疆、河北沧洲、黑龙江漠河、黔州、四川巴州、湖北房县)。黔州、巴州和房县是以流放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为主。而黔州、巴州、和房县相比,房县流放品级最高。《秦始皇本纪》载,公元前238年,嫪毐作乱后被诛杀。“及其舍人,轻者为鬼薪,及夺爵迁蜀四千余家,家房陵。”这是有史料记载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向房县流放的外来人口,后吕不韦朋党万余家也迁到房陵居住。《淮南子》载:秦始皇灭赵后,赵王迁流于房陵,思故乡则为作山木之讴,闻之者莫不涕。”赵王是个没品行的人,无端诛杀良将李牧,国亡为虏,不足为惜。只是他的到来,开了房县流放王候之先端。


      
开始频繁向房县流放王候显贵还是在西汉时期。公元前198年,刘邦女婿张傲贬为宣平候;汉武帝时,济川刘明及济东王刘彭离兄弟二人先后被废为庶人;常山宪王刘舜薨,其子刘勃嗣位,坐宪王病照顾不周及办丧事无礼;汉宣帝时,清河王刘年坐内乱;汉元帝时,河间王刘元坐滥杀无辜,一并贬放房陵,五位王候的到来,揭开房陵史上大规模贬放王候的序幕。唐朝时期是流放房陵的第二个高潮。655年,唐高宗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立李弘为太子,后降封梁王,随又徒任房州刺史。665年,广武王李承宏交非其人,贬房州别驾。686年,中宗李显贬庐陵王迁房州。而房造爱和薜颧两位附马爷及高阳公主、城阳公主的到来,加重这一时期流放房州的悲壮气氛。


      
五代两宋是频繁流放的第三个时期。后梁刺史惠王朱友能谋反末遂,921年被降为房陵候,后汉容彦超,曾任濮州刺史,因受贿之罪,流于房陵;962年宋太祖降周帝为郑王和967年丁德裕被贬为房州刺史,贬放房陵。982年宋太补祖再次贬秦王赵延美为涪陵县令,安置房州。1199年,甚至连起居舍人刘光祖因“附合伪学”也流放房州。


      14
位贬放房州帝王将相中最高层次的官员是中宗皇帝李显,又名李哲,又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落难皇帝。弘道元年(公元683年)12日月唐高宗病殁,遗召皇太子柩前即位,号尊其母武媚娘为皇太后,立韦氏为皇后。嗣圣元年李显提拔韦后之父玄贞为豫州刺史,封侍中,授礼母之子五品官。皇帝位高权重,封几个官职并不是大事。中书令裴炎极力反对。中宗怒斥:“我就是把江山给韦玄贞也不为过,何况侍中!”裴炎暗向武后告状。武则天将李显降为庐陵王,贬放房州。李显在流放途中的尧子垭生安乐公主,李显脱褂当襁褓,名“裹儿”。

     6983月托言李显有疾,武则天派人迎其归来,705年复位登基,流放房州13年。李白赋诗:“帝子许专征,秉旗挖强楚,节制非恒久,军师拥黑虎,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飞雨,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总结了这一段李显被贬的史事。

 (潘世东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