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升:浅谈国际贵金属行业国内乱象源于不成熟


 李长升:浅谈国际贵金属行业国内乱象源于不成熟

  
自上世纪70年代起,以美国为代表的各个国家纷纷放开了黄金买卖,国际贵金属行业迅猛发展,也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际贵金属市场。为了保证投资交易的公平、公正,各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适合本国实际的监管体系,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健全完善相关的监管政策。

同许多行业一样,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是最主要的监管体系,分别对应的也就是贵金属交易中的场内交易市场与场外交易市场。以黄金交易为例,通过了解这两种国际市场中最具代表性的监管体系的建立健全过程,对中国贵金属市场的市场运作及监管的完善将大有裨益。

无形市场的监管

无形黄金市场,主要指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伦敦、苏黎士和香港伦敦金市场就是其中的典型。此类交易较特殊,交易商一般凭借商业信誉与客户交易,交易信息等为绝对机密,因此政府部门很难实施监管,这类交易主要靠行业自律。

中央银行调控

在开放黄金市场的初期,英国当时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曾认可黄金交易可靠市场化运作,无需央行介入,但经过一段发展历程后,基于黄金市场对金融市场巨大的冲击力,当局意识到必须要有明确的监管主体,因此英格兰银行再次被明确为英国黄金市场的监管机构。目前则是由负责监管英国所有金融机构的监管部门“金融服务局”负责对黄金市场的监管。

行业协会引导自律

当黄金交易发展迅猛之后,单一的监管部门无法完成对整个市场的全方位的监控。1987年,一家从事黄金交易的商业银行的破产,使得英格兰银行认识到商业银行在黄金市场上的运作必须加以规范,此后,伦敦金银协会(LBMA)应运而生。

有形市场的监管

有形黄金市场是指交易在固定的交易场所里进行,如新加坡黄金交易所、香港金银贸易场、上海黄金交易所等。美国黄金市场是这类交易的典型,在美国,黄金期货属于期货市场的一个品种,通过观察美国期货市场的监管办法,可以了解到美国是如何监管贵金属交易的。

建立健全法律规范

美国注重立法,在期货交易的监管中,建立相关的法律规范是其中重要组成。一类是国家期货交易法规,对期货交易起宏观监控作用;另一类是期货交易规则(条例),一旦制定也将强制执行,对整个市场的规范起到重要作用。

国内投资乱象缘于不成熟

对比我国目前的贵金属交易市场,在交易模式、社会环境及法律环境等方面,与英美当时的情形是有着较大差异的。所以出现了那么多贵金属投资的乱象,主要是机制上的不成熟导致的,机制本身并不存在问题。

国际贵金属行业现今成熟体系也是多年积累,结合本国实际因地制宜而得。照搬不可取,但也不妨碍我们从中领会其精髓,如立法、行政监管及行业自律等,这在世界范围内均是通行的,我们不妨学习一二.

 

“Obviously, every investor will make mistakes. But by confining himself to a relatively few,easy-to-understand cases, a reasonably intelligent, informed and diligent person can judge investment risks with a useful degree of accuracy.”——Warren Edward Buffett

更快加入黄金白银免费qun:218元,692块,370圆

当然每个投资人都会犯错,但只要将自己集中在相对少数,容易了解的投资个案上,一个理性、知性与耐性兼具的投资人一定能够将投资风险限定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巴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