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从未中断过。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不知淘汰了多少东西,流传下来的几乎都是精华,其中规矩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些规矩规范了人们日常行为,提升了日常工作的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讲,规矩是文明社会的基础,是道德规范的基石。
记得在我小时候,孩子从一会走路开始就要学会扫地、填柴禾,客人到来孩子要给添茶、满酒,之后垂手站在边上,有点儿像现在的服务生一样。
在这里就有不少规矩,比如客人来了不能扫地,比如半茶、满酒(酒不满则心不实),还比如,客人没有用完餐孩子和妇女不能上桌。那时候,谁家里办喜事时,孩子们多是放在最后一席儿吃饭的,看着男人们为了一杯酒能讲上十分钟还喝不下,真是肚子饿、心里急,就从那时养成了不喜欢喝酒的习惯。
时代不同了,国家的发展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孩子几乎都成了家里的“小皇帝”,非常小的孩子与客人一同上桌吃饭也是司空见惯,从这个角度来讲,有些规矩消失殆尽了。
这两天在北京四环路上的LED屏上就显示“减少并线,提高速度”的提示语。张祺就讲:有人不断并线,非常危险之下,有统计数字表明了行车速度并不快;而在香港,大家很少并线,可车并不堵,速度还蛮快。减少并线,其实就是个小小的规矩,观照他人也关心自己。
传统
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史,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那是指宏观上的,但从个体来讲就未必了。
记得80年代王力先生可以认识两万个以上的汉字,现在再没听说过如此踏下心来做学问的老先生了,多数人连五千汉字都认不全了;书中自有黄金屋、自有颜如玉,书中记载是多是精华、传统,如今国人的每年阅读时间低得可怜,再加上我们相当缺乏创新能力,不能很好继承传统再缺乏创新,那未来的前景还真的令人担忧呢。
俱进
时代不同了,规矩也一定是与时俱进,全面照抄照搬老规矩套子绝对不合时宜。我们的问题是经常放弃大量的老规矩(有些还是非常好的规矩呢),同时又没有建立起新规矩,形成了规矩“真空”地带,社会有序性的降低就再正常不过了。
破规矩是容易的,只要破坏规矩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相关规矩很快就会沦为摆设。
立一个新规难度非常之大,要想得到绝大多数的认可何其难也。就是在一个三口之家,要立个简单的规矩,一是难以达成共识,二是难以坚持。
规矩建立不易、流传更难,其演进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规矩理由得到我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