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唯我独尊的必然结果


        中国银行业尽管并不具备独家垄断的特征,但是,寡头垄断却是存在的,而且这种垄断由于是出于政府的政策保护,因此,其远比一般意义上的,即经济学上所说的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所自发的形成的那种寡头垄断。自然,其对于经济的危害,特别是对与其直接有业务往来的客户的利益的损害也要远比一般意义上的寡头垄断要大得多。有一个并不那么正式的统计数据也同样的证明了这一点,而且这样的数据也不是第一次,因此,其可信度应该是非常的高的。那就是,在中国目前近6000家上市公司的全部盈利当中,仅仅14家上市的银行的利润即占到了60%以上。要知道,这些上市公司可基本上都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啊,其中还有处于垄断地位的各家央企在内。当银行在享受着如此暴利的同时,普通的中小企业却在死亡线上挣扎着,甚至为了迟一点死亡而不惜去借高利贷。照理说,享受着如此政策暴利的银行业,最应该善待其衣食“父母”——储户了。因为银行获取暴利的基础便是储户在银行的各种存款。当储户都不在银行存款的时候,即使拥有政策垄断之利,也是不可能享受利润暴利的。如果银行再不醒醒而是依旧唯我独尊的继续对普通的储户也不放过的话,等到有一天老百姓都不往银行存款的时候(如今对于普通人来说,手中的资金可以去的地方多了去了),银行可能就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善待储户了,只是真到那时的话,就一切都太迟了。

 

 

 人民日报:银行免费项目越来越少 钱越存越少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70,20140609391079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