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生长的力量


      持续生长的力量

关于持续和坚持的故事和词语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很多,比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愚公移山等。栽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20年前,因为20年后的今天它才是一颗参天大树、栋梁之才。但是没有20年的成长和积累,怎么会有期待的栋梁之用呢?

   文/姚永献

生命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一个人的成功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的!这句话用到企业的发展上来讲也同样适合,做企业的创始人在一开始都会有一种期许:希望自己经营的企业能蒸蒸日上,把小企业做大,把大企业做强,这恐怕是每一个企业家的心愿。然而,中国企业平均寿命较短,据统计,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至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相比相距甚远。中国企业数量众多,但企业的生命周期短,重复走着“一年发家,二年发财,三年倒闭”之路,能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

我们不仅要问,这是为什么呢?记得曾经看过一个题为《挖井》的漫画,相信大家不会陌生。画中人手拿铁锹在挖井找水,他或深或浅地挖了5口井。遗憾的是,在他所挖的深深浅浅的5口井中却没有一口井出水。也许,有人会问:“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关键还是在于:他没有坚持到底,挖到一定程度没有水,便主观地认为这个地方不会有水,就放弃了。接着,他又寻找可能有水的地方重复前面的徒劳。其结果可想而知……

前一段时间和朋友聊天,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情,说一个公司的老板,年轻有思路,做事有魄力,在企业刚刚创立之初,就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宏伟的蓝图,夸下海口或者叫许下宏愿:三年内把公司打造成规模型企业,五年内要实现公司上市。有人说梦想就是力量,梦想是牵引人前进、奋斗和成功的精神动力,毋庸置疑,但是有时候与梦想一墙之隔的是幻想,如果我们把幻想当成梦想,那就会产生误导,甚至一叶障目,我们试想一下,一个被幻想牵引的人他还会脚踏实地吗?不能脚踏实地又怎能持续做事呢?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富翁,其实是一个没有知识的人。一天到另一个富翁家里去,看见了三层楼的大屋字,巍峨壮丽,非常阔气,心里十分羡慕,自己想道:“我的钱,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不造一座和他一样的三层楼呢!”回家之后,马上去叫了建筑师来,问他说:“像他家那样的三层楼,你造得来么?”建筑师回答说:“造得来的,那座三层楼就是我造的。”富翁就说:“好,你马上给我造,要和他家的那座一模一样的。”建筑师就动手平地基,垫础石,打墙脚,忙个不停。但富翁在旁边看着,一点不明白他在做些什么,就问道:“你现在这是做什么的?”建筑师说:“我给你造三层楼呀。”富翁又问道:“怎么造三层楼要在下面去造,不在上面造呢?”建筑师说:“必须一层一层造上去,不先造好了下面的两层,又怎能造第三层呢?”不料富翁马上阻止他说:“不,不,我不要下面的两层,你得马上给我造第三层!”建筑师再和他说明,但富翁很固执,坚持要他只造第三层,建筑师只好停手不干,自己回去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欲速则不达”,任何事情都不会一蹴而就,想好想快,这没有错,关键是能持续做事,我们身边不乏落魄的才子,满腹经纶,历经沧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但是至今并无建树,为什么呢?只要回头看一下他的经历你就清楚了,短短一二十年黄金时段,他竟然跳槽了十几个行当,换无数个老板,没有一个地方能呆得久,还有的哥们能不断地创办公司和转换经营项目,美其名曰:这不适合我,我有更高的追求和梦想。可结果的,连最基本的立足之地都没夯实。

关于持续和坚持的故事和词语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很多,比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愚公移山等。栽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20年前,因为20年后的今天它才是一颗参天大树、栋梁之才。但是没有20年的成长和积累,怎么会有期待的栋梁之用呢?

下面我再唠叨个故事:有两个和尚住在两个山头,一个高和尚,一个矮和尚;他们每天都必须下山到同一条小溪里挑水。突然有一天,矮和尚发现高和尚已经有好多天没有到山下挑水了,于是上山找他。结果矮和尚看见高和尚正在练太极拳。原来,高和尚已经为自己在后院挖了一口井,再也不用下山挑水了。高和尚说,喝水的时候没有忘记要为自己挖一口井,其实道理也很简单,高和尚知道了挖井的过程中需要积累。

每天进步一点、每年上一个台阶,那么你一定会有所得道,那么你的企业一定会逐渐壮大,上规模,上市,都是顺其自然,顺带实现的事情。持续是一种生长的力量,持续是到达彼岸最近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