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记得”中移动”为了表达变革的决心,改掉了沿用十多年的老logo,尔后,”中移动”果真在
近期,盛大旗下拥有12年历史的原创文学门户网站起点中文网更换了logo,将“起”字的外形设计成一本打开的书本,用以暗示起点中文网将以更开放的姿态为读者纳入更多优质内容。
起点中文网的换标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这是起点中文网主动性的企业品牌战略和消费体验升级的第一步。起点中文网作为行业领先者,有义务和责任主导网络文学行业的变革,logo的更换亦算作是一次“誓师”吧。
移动的网络文学,聚焦碎片化
早期的诺基亚时代,用户使用手机浏览电子书,还是单纯的纯文本浏览器形式,限于移动网络的发展,用户只能选择“离线”浏览。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网络文学都开始向移动互联网转移。
流转于移动互联网上的阅读类APP非常多,网络文学的相关APP也不在少数,与海量的移动互联网相对应的是,不少网络文学的移动端APP产品,还是基于诺基亚时代的思维,还只是单纯的网络文学平台,非常呆板,用户粘性有限。
起点中文网的移动端产品—“起点读书”在这方面首先做了尝试性突破。
(1)扩大内容源。起点读书会接入更多非起点原生性的优秀作品,未来起点读书将逐步从垂直内容平台走向更为开放的内容平台,在展现形式上会展现更多文学类载体,如漫画、有声阅读等符合移动互联网用户需求的网络文学产品。
未来起点读书可以有图片、声音两种介质进入,而且还能和相关的游戏衔接,所以移动端的网络文学肯定是多元化的,这也是起点读书未来发展的方向。
(2)开发读书圈大数据。据悉,起点读书将会上线“基于读书兴趣”的大数据交互圈,帮助用户以书会友。移动互联网赋予了用户一个很重要的能力——连接,连接一切可能连接的存在。起点读书之所以能做出该功能,是基于起点文学在网络文学领域12年的耕耘,在数据积累和数据深度上是其他网络文学平台所无法比拟的,要想做好大数据,数量上就必须大,12年的用户习惯的养成,足以满足盛大文学来挖掘用户的大数据了。
(3)完善产业链。起点文学将会帮助越来越多的传统出版商做线上发行,就像扶持原创作者那样服务于内容提供商,并且提供更多的内容载体。传统出版商的内容和线上的内容很多都是脱节的,相当一部分有价值的出版商的内容因为无法满足用户的阅读习惯而被湮没。
同样的,网络文学平台对于出版商的内容也是需要的。所以,起点文学和线下出版商合作提供内容载体,能让整个网络文学的产业链得到完善,在内容的丰满程度上达到优先级。
(4)构建用户生态。用户是整个网络文学生态的根基,早期的网络文学平台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但是移动端不同了,产品虽然重要,但是用户的兴趣以及传播性,会让产品产生质的提升。起点文学结合大数据能够让读者做内容的行销者,任何一部好的作品不再是单独的个体了,通过读者们以书会友,读者与读者之间形成共鸣、传播,基于用户生态的传播属性会为网络文学带来质的变化。
起点的免费频道,经典回馈
免费的电子书资源在互联网并不少见,但是几大大型主流的网络文学平台中,能够做到免费的几乎为零。平时用户通过网站下载的电子书,实际上很多都是盗版的,这是网络文学乱象的重要原因。
近期,起点中文网开通了免费频道(free.qidian.com,仅限于PC端浏览),这部分内容来自起点将近万本买断版权的完本经典小说,读者无需注册即可浏览这些经典神作,免受追更的苦恼。
免费频道还提供了和主站互通的用户体验,起点连续推出目前连载中的好作品做限时免费,为广大读者造福。这是起点回馈读者的尝试,也是起点对经典作品的致敬。
移动端聚焦碎片化+免费经典回馈两大策略,会让网络文学市场进入到新的高地。早期的纯粹以产品思维为核心的模式不再吃香了,用户才是真正的核心,基于对用户习惯的挖掘,满足用户的需求,从声音、图片等多种介质去突破,再结合移动端,是网络文学未来的新起点。
文/郭静 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