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政府骂人


              如何看待信访工作人员骂人

      据广州日报报道,近日,实名认证为“温州市政协委员”的网友@欧阳委员发微博称:浙江苍南县龙港镇信访局工作人员用单位短信平台辱骂上访者“贱人”、“怎么不去吃屎”。官方回应称,因信访事项受理问题,工作人员易某承受不了对方的辱骂,并把对方辱骂的言词编辑成短信在平台上发送给对方。目前已对易某进行了严厉批评,要求其向当事人吴某进行道歉。

        这则消息让我们普通读者都觉得有种被官方怒骂后的受辱感,有股无明火油然而生。这样的素质还够当信访工作人员?这仅是“批评”、“道歉”就能了结的事?如此轻描淡写的处理给谁的脸在抹黑?给今后的上访人员埋下多少恐惧?

     我们知道信访工作人员是代表一级政府在行使接待来访群众的重要工作,是党和政府了解群众、关心群众、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的纽带和窗口。是协调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替代重要部门。人民群众来到信访部门,大多是在基层遭受了待遇不公、利益受损、民主受压甚至暴力迫害,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才来向上级反映、倾诉甚至申冤的。可能有人带来了一脸怒气,语气也不够恰当,言辞也欠文明。我们信访工作人员要有度量、有耐心、有涵养,有礼、有节地接待、倾听、解释、转达群众的合理诉求。我们承认这事说到容易做到难,但这是接访人员的职责所在,做不到这一点,最好还是去干点卖红薯之类的其他事。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对于每个吃国家俸禄的人来说,人民群众就是的衣食父母。骂给你衣穿、给你饭吃的“父母”,古称大逆不道,自今也是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职业道德、社会正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古人尚能“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如果把公务员骂人,仅看着是言语失范、行为欠妥就有失公允、难抚民心。这不是民间不文明的互骂,这是信访局工作人员用单位短信平台辱骂上访者,是对民情民心的莫视与践踏,算得上是立场态度上的问题,拿到法制层面来说,至少是够拘留的。是党员的,一个党内“警告”跑不脱。作为民众一员,没人愿意遇到这事,即零容忍。如果本文能对我们社会服务窗口的类似事件零出现,起到一些作用,这正是作者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