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白帝城:穿越三国重回千年


     (原载新快报·旅游周刊 2014年7月16日 郑泽国旅游营销专栏)

传统景区如何通过旅游体验的创新,让厚重的历史文化变得轻松有趣,进而焕发出新的市场活力?

近日,重庆长江三峡的著名景区白帝城推出了以“穿越三国·重回千年”为主题的入城式,让游客穿汉服、扮刘备、演孔明,在威严仪仗队簇拥下进入白帝城,使人恍如回到金戈铁马的三国时代。

作为重庆长江三峡的营销顾问和这一活动的最初策划人,我对白帝城景区在文化旅游方面的大胆创新感到欣慰。三年前,我曾对三峡沿线景区做过深度调研,并就白帝城的旅游文化开发做过策划,这里仅举一两例与大家分享。

长江三峡的必游景点,位于瞿塘峡口,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雄踞水陆要津。景区内古迹众多,东西碑林有隋唐至明清碑刻70多处。白帝城又被称为“诗城”,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大量诗篇。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千古传诵,至今是小学课本的必读教材。杜甫在白帝城头写下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被后人称为“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不过,白帝城作为一个观光型景区,游览形式偏于静态观赏,缺少互动性、参与性和娱乐性,应增加能让游客感知和触摸到的文化体验。比如,距离白帝城不远的鱼腹浦,曾经是三国古战场,诸葛亮在此布下八阵图,打退了吴国统帅陆逊的军事进攻。根据《三国演义》描述,八阵图是一个巨大石阵,排列在江边沙滩上,每行相隔两丈远。 苏东坡当年在这里发出了“惟余八阵图,千古壮夔峡”的感叹。考虑到重庆山区地形的限制,我们可以在景区内开发迷你版的八阵图,让游客参与其中。

再比如,可以开发诸葛连弩,作为收费项目让游客游玩。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这段文字记述了诸葛亮打仗时的三大法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和八阵图。损益,就是增减。说明诸葛亮发明的连弩可根据战场情况决定弩矢的发射数量。从军事上看,连弩、木牛流马和八阵图之间存在内在关联性,连弩是远程武器,木牛流马是运输工具,八阵图是兵法军阵。因此,景区在设计八阵图时,应将诸葛连弩和木牛流马一起开发。

八阵图与诸葛连弩的文化项目设计,不仅具有很强的参与性,还能让游客了解到中国古代“列阵而战”的军事文化。跟我们通常理解的相反,在中国古代,军队作战必须有火力优势,而不是人数优势,这跟现代战争原则完全一致。春秋时期战斗力最强的是吴起训练出的魏卒子,其作战原则就是依靠强弓劲弩。根据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六韬》记载:“甲士万人,强弩六千,戟橹二千,矛楯二千。修治攻具,砥砺兵器,巧手三百人。此举兵军用之大数也”。也就是说,一万人应装备强弩六千具。可见古代打仗依靠的是远程火力优势和集体协同作战,而不是像我们在古装戏中看到的那样挥舞大刀长矛,依靠个人武功绝技。

我们在实地调研中还发现,三峡地区的云阳博物馆就有出土强弩的完整实物,白帝城景区后来依照此开发了弓弩射击项目,受到游客的喜爱和欢迎,单是黄金周一天的收入就超过7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