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武陵山区的绿野仙踪
内容提要:作为长江经济带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交汇县,重庆丰都县委书记徐世国在国内首次提出“生态铸魂”,保护绿色原野,打造人间仙境。点面结合,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倡导、实施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生态经济化等战略,形成节约生态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摸索库区贫困县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探索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发展模式,谋划形成重庆五个功能区中良好的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
绿色太平 葱翠鲜绿
日照森林 如梦似幻
阡陌交错 屋舍俨然
世外桃源 绿野仙踪
生态铸魂:守护长江、武陵山的绿水青山
丰都县委书记徐世国在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上作了题为《生态涵养 绿色崛起 在转型发展的征程中奋力推动丰都健步前行》的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践行五大功能区战略,牢固树立生态涵养发展理念,突出抓好“工业立柱、城市聚气、农业夯基、旅游靓牌、生态铸魂”五大任务,围绕建设“三峡库区明珠、重庆生态低碳经济重地、国际旅游文化名城”而不懈努力。
轿子山巅 环立如障
徐世国说,生态立魂,就是要重塑生态思想、理念、愿景及生态价值观,是一种保护生态的责任、担当,是谋划生态文明的智慧、精神和意志,核心是生态文明价值体系。良好的生态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家园,是长江经济带的天然屏障,是武陵山战略纵深资源,是保护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行动,把生态涵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政策与措施贯穿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生态立魂,犹如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低山丘陵 林木叠翠 2014年6月蔡律摄于丰都仙女湖镇
高山植被 蓊郁莽莽 2014年6月蔡律摄于丰都澜天湖镇
高山牧场 水草肥美
高山牧场 水草肥美
山顶牧场 水草肥美
徐世国说,生态铸魂就是时时处处以生态为先,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把丰都建设成为碧水青山、绿色低碳、宜居宜业的生态文明县。坚持生态涵养发展,保护好我们的大江大河、大山大水,让群众享受蓝天白云,喝上安全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坚持集约高效利用资源,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防止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坚持人与自然高度和谐,为城乡居民创造一个舒心舒身、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西南最大高山湖泊 海拔1800米600亩澜天湖 2014年6月蔡律摄于丰都澜天湖镇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的丰都以“鬼城”名扬天下,以“唯善呈和”、“上善丰都”文化诠释着2000多年“巴子别都”的源流演变。丰都地处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三峡库区生态安全事关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同时丰都又处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贫困县,科学发展、生态保护任务艰巨。司马迁在《史记》写道:“郡县治,天下安”,在改革开放处于关键时期的丰都县,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节点上,丰都的决策者们又是怎样谋划的呢?
2013年9月13日至14日,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委会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将重庆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明确了丰都发展定位、目标、原则、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及路径,丰都是连接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与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战略要地,历史与现实造就丰都前所未有的的发展机遇。
高山蔬菜
高山披绿装
“生态铸魂”就是要着力优化体制机制,促进资源要素配置更加规范、公平、高效,妥善处理发展、环保、稳定的关系,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要坚持特色发展、联动发展,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要求,构建生态涵养发展的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整体功能提升,实现全县一体化发展。走“低碳、环保、效益”之路,集群发展。围绕“一江两岸六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强化“山城、江城、水城”定位,突出“山城风格、江城特色、水城神韵”理念,打造青山绿水、宜居宜业、城在山中、水在城中的“山水园林”城市。要突出生态铸魂,涵养库区,绿色发展。切实把生态文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生态涵养发展理念,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抓好节能减排工作,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把丰都建设成为碧水青山、绿色低碳、宜居宜业的生态文明县。
引进适宜高山生长的树种 蔡律摄
丰都县境南北长87公里,东西宽54公里,幅员面积2900.86平方公里,2010年丰都县户籍人口为84.28万人,三峡移民9.1万,丰都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地貌由一系列平行褶皱山系构成。以山地为主,丘陵次之,在河谷、山谷间有平坝。山脉和丘陵、山间平坝(槽谷)相间分布,形成南高北低、“四山夹三槽”的地形。海拔最高2000米,最低175米。山低、坡缓、谷平、谷宽带坝、丘陵低山,占县境幅员面积70.4%;在背斜主要出露灰岩、白云岩,多形成高山、深沟、窄谷,占县境幅员面积的29.6%。47公里的长江由西向东横贯丰都中部,长江及其支流龙河、渠溪河、碧溪河等连接55条支流,全长600多公里。徐世国书记告诉笔者,渝利铁路、丰忠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长江经济带和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向纵深发展,丰都县在更大空间融入发展“雁阵”,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绿野仙踪”将给世人一个惊喜。
守住绿水青山,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下金饭碗
母亲河长江由西向东横贯丰都中部47公里。蔡律摄
早在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关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批复中,把重庆丰都纳入规划之中。武陵山绵延了渝、鄂、湘、黔4省市,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整条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为中国第2阶梯与第3阶梯过渡带,一般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最高峰为贵州的凤凰山,海拔2570米,武陵山地峰奇、石怪、谷幽、水碧,有翠染碧空的林莽,虬龙蟠曲的苍松,遨游绿宫的珍禽异兽。武陵山“奇、野、险、幽、秀”特点的被誉为“世上绝景”、“天下奇观”,目前已开发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等游览区,吸引天下游客。
雾里乡村
乡村早晨
重庆丰都处于长江和武陵山交接处,特别是向武陵山纵深交通不变,信息较为封闭,但森林覆盖率和天然绿化率非常高;这里没有产业集群,没有空气污染,没有噪声污染,没有固体废弃物污染,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生态涵养区发展,是摆在丰都县委、县政府面前的紧迫任务,引导人口相对聚集和超载人口梯度转移,着力涵养保护好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攸关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特色经济走廊的发展。区域竞争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的竞争,生态环境好,就能更好地形成资源、要素、人才的“聚宝盆”,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
日出太平
太平夕照
徐世国强调指出,优化生态环境,构筑库区绿色屏障。立足生态涵养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城乡居民创造一个舒心舒身、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要坚持特色发展、联动发展,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要求,构建生态涵养发展的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整体功能提升,实现全县一体化发展。启动龙河流域消落带生态恢复工程,开展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15.8平方公里。加强南天湖自然保护区、龙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大力推进长江沿岸、龙河、渠溪河百米林带和二期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管护好136.9万亩公益林,新增森林面积5000亩、原料林基地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4.6%。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有效保障地质安全。
涵养山川
高山移民——丰都武平镇 蔡律摄
千方百计保护好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守住绿水青山,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下金饭碗。徐世国要求全县领导干群齐心协力,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环保五大行动,因地制宜抓好城乡绿化、污染防治、水土保持、地灾防治、石漠化和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建设山清水秀的生态屏障区。加强库区生态修复,加快水库消落区治理,净化库区水资源环境,加强长江两岸、龙河、渠溪河等重点水域防护林建设,加大天然林资源保护力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城乡垃圾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
生态涵养、绿色崛起:丰都闯出一条生态效益发展的新路。
2014年5月初,丰都县委书记徐世国前往包鸾镇调研生态涵养示范园、弹子台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桂花苗木中药材基地,深入田间地头和庭院牧场等地与群众亲切交流,鼓励种植、养殖户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生态效益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来源:丰都新闻网)
森林是武陵山区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资源是其生物资源的核心,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丰都县海拨118.5米至200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8℃左右,年降水量1091mm。丰都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旱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伏旱,秋凉多绵雨,冬冷无严寒。境内植被层次丰富,天然生长的乔木170余种,常见的有马尾松、麻柳、黄连木、柏、青钢、漆树、枫香、榕木、杉木、竹类等10余种;中药材1200种以上,野生药材1015种,常见的有泡参、天麻、麦冬、天冬等。徐世国认为,从丰都地理、气候、生物生长条件,丰都可开发利用天然植物资源,整合城乡资源,建设“长江——武陵山生态植物园”。使之成为丰都旅游新亮点,留住游客,吸引主城市民来丰都旅游、消费。
恬静原野
丰都围绕建设国际旅游文化名城,规划构建“一线、两圈、四区”旅游格局。“一线”,即名山—丰都县城—雪玉洞—澜天湖精品旅游线;“两圈”,即北岸特色民俗文化旅游圈和南岸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圈;“四区”,即名山民俗文化旅游区、澜天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龙河峡谷—雪玉洞观光体验旅游区和太平坝田园风光乡村休闲养生旅游区。
高山中草药
坡地烤烟
洼地玉米
春天,万物复苏,山花溢香、松翠欲滴、百鸟啼啼,漫步花丛林道,令人心旷神怡。夏天,似阳春三月,妖阳和煦,万花争秀、涛声阵阵,《海侃楼》里谈古论今,《山野轩》中尝味品鲜,荡秋千、摆吊床,踏草坪,叫人流连忘返。秋天,野果盈枝,馨香飘溢,林海泛绿,骏马奔驰;《揽胜台》放眼远眺,林海涌绿浪,湖水泛金波;登銮驾山,渝洲大地尽收眼底,好一幅壮丽画卷。冬天,皑皑白雪,景添一绝,银妆素裹,玉树琼花;风唤禽兽出没,滑雪逐“鹿”共舞,好一派北国风光。
“江水抱秀城,龙河连长江;水绕青山转,城在水一方”,按照徐世国在丰都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的表述,丰都的城市建设必须扩容、提质、优化管理,突出“山城风格、江城特色、水城神韵”理念,着力打造 “山城、江城、水城”。园林绿化、市政管理、配套建设要体现山水园林特色,打造青山绿水、宜居宜业、城在山中、水在城中的“山水园林”城市;一座清新灵动的山水园林之城,是一座“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家园。
蔡律 2014年7月20日首发 2020年8月22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