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OA办公系统“贪大求全”存在两大严重问题


  经过加多年的时间,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由于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途径缺乏系统而科学的认识,不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走了不少弯路,出现了一些误区,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倾向是不顾本单位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条件,盲目地追求业务处理的自动化、决策自动化等更高层次的信息化建设,而忽视了企业信息库的构建这一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基础性工作。当前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严重问题:

1、是企业对于OA办公系统建设易走两个极端。一方面相当数量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实施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施OA办公系统的主动性不强,使得OA办公系统成为名副其实的摆设;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在实施OA办公系统建设时,盲目追求一步到位,不考虑自身情况,希望投入一次就建设起涵盖公司一切经营业务的管理系统,追求“大而全”、“一步到位”,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只能导致耗费巨资购买的大量软硬件设施大部分闲置成为摆设。

2、是企业的管理模式滞后,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先进管理理念相冲突,忽视对本单位内部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转化与利用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观念更新、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任务非常繁重。

  企业OA办公系统需求的“贪大求全”

如果你坚信自己采集的需求是一种客观的需求,是必须被100%满足的需求,你就离失败不远了。那么,如何认识自己的需求?

首先,绝大多数的OA需求都是发问卷给相关人采集汇总而得来的,以这样的形式采集汇总的需求造就了中国过去近20年几乎所有的OA都走项目化;

其次,看着别人的OA办公系统还凑合拿来就用。如果你也是这样整理需求的,那简直就是自杀,这种看上去合乎逻辑的需求成型方式里面却埋藏着失败的种子;

再次,世上没有一套现成的软件能够100%地满足。依据企业各部门甚至个人的需求开发出来的OA办公系统,可能功能看上去非常丰富,但实际上却形成了一个个以部门为中心的应用孤岛,最后大家用起来一头雾水。

所以,如果我们要以整个企业高效协同为目标,那么,把我们协同在一起的功能软件才是企业真实所需;

最后,企业CIO要提醒大家放下本位主义,先找到一个企业共性的需求,然后才是关键部门的需求,最后才是重要角色的需求。

 企业管理软件的两个方向

中国的管理软件可粗略划分为两大阵营,一是以ERP为代表的大型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另一个是以OA系统为代表的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然而无论是ERP还是OA办公系统都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发展的困境:首先是从MRPII发展起来的ERP,在中国的实施应用遭遇了90%以上的失败率,不仅让企业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投资化为乌有,更让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信心一落千丈,因而业界流传甚广的一句话就是“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与此同时,早期在企事业单位得到广泛应用的OA办公系统,也逐渐露出疲态,其简单和大众化的功能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和变化的需求。

在工业经济时代,管理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增值率,相应的,管理软件也是以物流和资金流为核心,并且大多针对制造行业的生产制造过程来进行管理。而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IT技术应用、合理有序的组织结构、知识管理与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人作为经济社会的主体,其角色也从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力角色转变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的载体和源泉。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知识不仅是生产力的要素,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只有实现了知识的积累和增值,企业才能够不断进行管理、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和客户服务的创新,从而持续获得不断增强的核心竞争力。因而企业迫切需要将物流、资金流、知识流通过一个纽带形成现代化管理平台。

在这里不得不正视的两个事实是:管理软件首先不是单纯的软件,而是企业用于管理和运营的工具及环境,是管理思想和技术实现的载体。一个真正好的软件产品必须在对企业管理和需求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业务模式融入产品的架构体系中并能够很方便的为企业所应用,从而让软件的价值在应用中得以体现,为企业运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带来切实的效益。另一方面,好的软件产品必须考虑到中国用户的实际状况,包括企业的实际需求,IT应用能力,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承受能力等,不能简单的追求软件系统功能的“大而全”、技术的“最先进性”,甚而价格的“昂贵”,而是将软件的技术体系的前瞻性和用户的需求进行很好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