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只有桃花源里才可耕田!
-----在城镇化成主流社会的生态养殖文化故事!
(八)
汪华斌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能到这原始农田去看;因为这晚饭的时间到了,而且因为我们第二天在武汉市有会要开;所以晚饭后我们还得连夜赶回武汉。这时大家征求我的意见,晚饭到哪个餐馆去吃。我说我吃了猪肉,也吃了鱼;去吃虾,看看这里的虾与我们在武汉市吃的有什么不同。
我们很快就来到了虾馆,原来这里不仅有自己养殖的小龙虾和淡水虾外;还有真正的龙虾。正因为如此,这里的虾所以才能成为一桌酒席;据这家老板讲,因为要保证一年四季有这小龙虾吃,所以平常的小龙虾也是大棚养的;但因为配的饲料还是原生态饲料,所以这小龙虾的口味没有什么变化。再加上还要模仿野生环境,所以虽然现在是大棚养的小龙虾;但质量还是一样的。
因为我们吃饭后还得赶回武汉,所以这次就直接叫老板上一个全虾宴;因为我们不必研究吃什么好。虽然全虾宴也有爆炒虾球等,但的确有自己的特色;因为起码我吃就感觉到与我在武汉市吃的潜江小龙虾味道不一样,好像酸甜苦辣的味道都在其中;而且竟然是余味是你想象的味道更重一些。也就是说如果你喜欢吃甜味,这余味竟然是是甜味;而如果你想吃辣的,这余味竟然就只留辣味。我说这是老板的诀窍,老板竟然说这是每个人的自我暗示;因为味道是一样的,但能吃出不同的感觉;这应该就是厨师的杰作吧。
大概是赶时间的原因吧,我们晚饭竟然吃得很快;最后起身告辞时,老板同样拿出了成品小龙虾送我们;说到武汉市只需要简单加热就可以食用,因为各种味道早就渗透在小龙虾之中了;而且可以保持一个月不变味。
我们匆匆告辞,坐上了我们自己开来的车;于是向武汉飞奔。由于我与这组织的老师两人没有开车,所以我们就在后排聊了起来;并告诉我这里的发展经历。
他说本来这负责人是高考读他们学校的工商管理的,后来毕业后成为了大学生兵。然而不知道是军队的风气变了还是这孩子的脾气,总之其它专业的几个大学生兵都转干了;就是他这工商管理的大学生竟然不转,于是当兵三年的他复员回家了。由于当兵能优惠的原因,他又考起了这学校的工商管理研究生;于是又在这里读起来了。大概正是这三年读书的原因,使他蒙生了回家乡创业的想法;因为是老师的话启发了他。老师说‘中国社会创业进入到不缺钱而只缺观念的年代’,所以现在没有任何地方招商引资了;因为房地产经济是中国遍地是钱,但却难有超前观念;这也是我们社会新农村建设只有一个模式的原因,因为大家都好搞房地产和集中修建新住房;好像这就是中国的城镇化。正因为如此,他MBA还没有毕业就回乡搞起了一个生态养殖合作社。为了动员村里人参加这个合作社,他先将在外地工作的本村人联系起来;如某大学的教授实际就是他们村的人,所以当时就积极参加;大概当时就投入了一百万,因为他想将他妹妹联合在一起建养猪场。因为他们没有走别人的规模经营的路,所以这个养猪场后来变成了香猪和土猪两个养殖场;但却都是这个教授投资的。还有一个养鹿场,实际也是他们村里一位在北京工作的人投资的;这人在北京工作并找了一个河北媳妇,而这个媳妇老家就是养鹿的;所以办起一个小型养鹿场供人参观,因为需要的鹿肉他们与河北那个养殖场签订了供货合同。还有那个驴馆就是一个姑娘嫁到山东的结果,说这姑娘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济南工作;找了个山东老公,而山东自然也就是驴的故乡;所以这姑娘就为自己的父母亲引进了这个项目,从而使自己成为了这背后的操作员。正因为这些外面的人积极从金钱和项目上的积极支持,所以生态养殖合作社竟然当年就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项目还都高端大气,从而才有今天这引人瞩目的生态园了。
这位老师告诉我,现在的文化主题公园实际也经过了很多波折;因为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到处是卖土地赚钱;而只有他们这村子竟然一寸土地不卖。正因为如此,所以当时地方规划部门还动员城管要强拆他们这生态养殖场;说是土地统一收归国有,目的就是建设住房。后来可能是上级领导出面支持的原因,也可能是地方领导见到自己县里到处是住房;竟然连一处公园都没有,于是就顺水推舟赞同这里修建生态养殖场主题文化公园;所以才能有今天这唯一的桃花源。如果当年不是他们村里的人坚持,如果不是上级领导的支持;如果不是当时县领导的妥协,估计我们今天这个桃化源也就不存在了。因为在很多农村干部眼里,城镇化就是修建住房;这大家都能获利的事自然大家都高兴,因而才出现中国城管竟然蔓延到农村;因为它是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职业,也是中国社会制造矛盾最多的职业。但正是因为有了城管,所以全中国才成为了今天这一个大城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