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彦卿的评论:一些知识分子身上的问题,根不在自身,而还在于官僚体制不合理
历来,由于知识分子基本不掌握国家政权或者大量的土地和资本,不直接管理或从事经济生产,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阶层,是需要有所依附的,或者依附于官僚权贵,或者依附于大地主大资本家。因此,知识分子出现问题,根不在其自身,而在于其它方面,且往往在于国家的政治管理体制的不科学不民主上。在西方,知识分子是为大资本家服务的,必须依附于大资本家;在东方的从前,知识分子核心是为政府服务的,为党服务的,依附于党和国家,而在东方的现在,知识分子核心是为一些行政官僚和大资本家服务的,主要依附于一些大官僚大资本家。不论中西,不论古今,真正具有独立精神,具有为天下苍生谋情怀的知识分子,少之又少。针对我国当前大部分知识分子官僚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不良现状,解决的主要途径,还是需要从积极建设党领导下的民主政治着手,建立并落实真正科学合理的政治管理体制入手,进一步制约和规范大资本家的血腥剥削及其投机取巧入手。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正是事倍功半。事实上,中国当前的许多领域出现的问题,包括医疗、教育、社保、住房、城建、环境、食品安全、工业生产安全等等,打破砂锅问到底,最终都要归结到党和政府的公权力高度官僚集中、集权,权力过分集中于一把手二把手极少数人,集中于极少数群体,没有真正落实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主集中制上。积极主动研究东方社会主义的特殊发展规律,研究党领导下的民主政治建设在当前的特殊作用、历史使命,这才是解决东方社会主义一切问题的锁钥、枢机。以前的主要从经济上突进,民主政治建设上的停滞,高度官僚集权,正是经济社会大面积发生问题的核心罪魁祸首。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是国家的领导核心,人民大众当家作主人是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本质特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和根本要求,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在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中,代表全体人民,执掌国有资产,发挥核心主导作用,正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和规定。最大的危险是官僚腐败和内部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是政治上的不正确。最科学合理的途径,是如毛泽东所言但毛泽东本人没有做到的那种政治局面: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就是又集中统一,又生动活泼的这么一种局面。这才是我们东方社会主义共产党的真正执政规律,东方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中国社科院的这位学者,就一些知识分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而探究知识分子,也是一种学术上的功利主义,急功近利,不着调。
附:
环球时报:知识分子正蜕变为“功利分子”吴波2014年07月30日人民网-环球时报
原标题:吴波:知识分子正蜕变为“功利分子”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群体,无论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在利益结构中都呈现出显著的分化。
几年前,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指认那些“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的知识分子。他还提醒道,“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这是对当代知识分子的一次深刻解剖,也是对当代知识分子问题的强力破题。
知识分子理应承载民族的良心和理想,理应取义忘利,但部分知识分子功利主义的倾向,显然与这一理想人格背道而驰。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分子群体不以言利为耻、关注物质生活的改善无可厚非。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已然将知识甚至理想视为市场中可以兜售的商品,沽名钓誉,哗众取宠,以博取升官晋级发财的机会;有的借助自身的学术领导地位垄断学术资源,巧取豪夺,大获其利。这群人名义上关注的是公共事务,但落脚点无一不停留在对自身利益得失的考量上。俨然一副学官商合一的样子,不仅与西方视野中的知识分子概念有本质区别,也与中国古代“士”的精神差之千里。
也有部分知识分子,没有像“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般堕入红尘,而是选择在改革的大潮前做犬儒。针对学术界的犬儒主义,有学者曾发表题为“学术犬儒主义应当缓行”的评论,文章指出,这部分知识分子标榜罪恶都是别人的,与我无关,而我则玉树临风,红尘滚滚而清者自清。去批判化和去思想化,是学术犬儒主义的当下写照,正是这一特点塑造出知识分子中“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明知是非却不管是非,明晓利害善能趋利避害。虽然貌似清高,拒绝合作,心里打的还是功利主义的算盘。还是这位学者不无辛辣地写道,对世俗的全盘否定与对世俗的照单全收,其思想方式是一样的,二者都没有确定的价值标准。正因如此,学者可以明码出售,被买入的学者作为学科带头人就是拿项目;一旦项目来临时,则先是为分配争斗,后就是为报销发愁。
当下以精英自居的知识分子不在少数,但这些“精英”们能否名副其实,恐怕要打上个问号。有的“精英”爱以大众救世主面貌出现,以高傲的姿态俯瞰大众。有的“精英”信口开河,发出的一些言论不仅理论根据不足,而且缺乏基本常识。有的虽然一副为中下层民众代言的姿态,但表里不一,思想和行为已严重脱离大众;有的则公开跳出来为异化的权力和欺压劳动的资本代言和辩护。
这些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精英意识,是功利主义的另一种典型表现,真正内心忠实于大众和劳动的知识分子,不会有所谓精英的意识与做派。不得不引起警惕的是,一些所谓知识精英与干部队伍中脱离群众的一部分人以及部分资本的所有者,已经组成与大众相对立的精英集团。他们相互唱和,试图影响中国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在智库建设正如火如荼的今天,如何有效抑制精英主义倾向,坚持大众主义立场,就成为一个严重而紧迫的现实课题。▲(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