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所谓“弃朝”其实是抛弃冷战思维
文/孙玉良
习近平访问韩国,受到韩国异乎寻常的欢迎,极大地刺激了对面的朝鲜金正恩政权。就在中韩签定联合声明致力实现半岛无核化时,咫尺之遥的朝鲜举行青年誓师大会,宣称朝鲜是有核国家。这给外界造成一个强有力的印象,习近平高调访问韩国,正是中国“抛弃”朝鲜的开始。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中朝两国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结成了鲜血凝成的友谊。虽然中国是不结盟国家,但实际上与朝鲜是结盟的伙伴。自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中朝联军打平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以后,谁再敢欺负朝鲜,你得先问问中国答应不答应。朝鲜受到来自世界上的经济封锁,中国不惜代价给予它巨大的帮助。可以说,没有中国的帮助,就没有今天的朝鲜。
两国出现感情上的裂痕,还得从1992年8月24日开始。这一天,中国与韩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结束了两国长期互不承认和相互隔绝的历史。但和他国建交的情况不同的是,中韩建交是秘密进行的。虽然朝鲜的金日成在得知中韩建交时说“中国的事情由中国来决定”,但金日成去世后继承他地位的金正日整整七年未曾踏足中国一步,足见朝鲜对中韩建交的愤怒。直到2000年5月,急欲改善朝鲜经济发展的金正日才再度访华,中朝关系逐渐恢复,但众所周知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申办,朝鲜投了中国的反对票。
朝鲜为何执意要勒紧裤袋发展核武器?孙玉良认为,这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有关,中国为了自身的发展利益与韩国建交,但对于朝鲜来说,它会怎么想呢?它会认为中国这个唯一的靠山是靠不住的。在世界格局中,靠人不如靠己。新中国刚建国时,中国受到了西方的封锁与制裁,后来与苏联又闹僵,最后还不是勒紧裤袋独立自主研制出了“两弹一星”,才换来今天在世界大国之林中的扬眉吐气。朝鲜也是一样,它不顾后果发展核武,是有原因的。别人不理解,我理解。虽然这不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
但是,朝鲜应该想到的是,现在不是冷战时代了。朝鲜的错误在于,还在用过去的冷战思维处理冷战后的国际问题。华约已经不存在了,前苏联解了体,东欧已融入欧盟成了共同体。两德也统一了,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用冷战思维处理国际问题显然是不适宜的。其实中韩建交,并不等于中国“弃朝”,而是中国择机而动主动融入世界的表现。现在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几个?中、朝、越、老挝与古巴而已,而中国建交的国家早已超过了170个,当年的敌人,不管是“美帝”、“苏修”还是“八国联军”,这些过去宣传中的资本主义敌人,早已与我们握手言和。
抛弃朝鲜,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朝鲜不是中国的“小弟”,不是中国的“藩属国”,我们是平等互助的国家,谈得上什么“抛弃”?和别国不同的是,中国曾与朝鲜并肩作战,有“战友”之情;中国是朝鲜是友好邻居,有“邻邦”之情;中国对朝鲜在经济上有巨大的帮助,朝鲜应对中国有“感恩”之情;中国对朝鲜的国策有影响,但并不代表朝鲜事事依从中国,这才有了以中国主导的“六方会谈”,这就好比开一个董事会和平解决争端。对于韩国和朝鲜,中国其实是平等对待的,中国渴望半岛和平,渴望半岛无核化,渴望朝鲜半岛统一,是“与人为善”的心理。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文明富强,符合中国的利益。
中国的所谓“弃朝”其实是抛弃冷战思维,中朝友好不错,但中国不能因为中朝友好事事顺着她吧。现在是以美国一家独大的单极世界走向多极世界的时代。将来的世界,中国必是其中强有力的一极。中国应时而动,在外交上抛弃姓资姓社思想,按照符合我国利益的思维与不同的思家交往,或好上加好,或化敌为友,或搁置争议,或寸步不让,漳显的是我国外交上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大国外交,合纵连横,这正是习主席胸怀世界的表现,展现的是中国外交新思维。其实与韩国更亲密的不应该是中国,而应该是朝鲜,两国领导人想办法和平统一,求大同,存小异,这才符合朝鲜民族的利益。以冷战思维同室操戈,亲者痛,仇者快,不符合朝、韩利益,更不符合中国利益与和平发展思想。
备注:与孙玉良生意往来,请点击以下业务:
1、新能源食品:油能杀人油能救人
2、培训:十八万,圣德助你进入财富之门
3、保健:八类人适宜服用葡萄籽粉
4、汽车救援:开车路上出状况,美佳易帮你解忧愁
5、出版:《中国书画百家墨迹精华》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