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军旅精神在企业永放光芒


让军旅精神在企业永放光芒
——写在2014“八一”来临之即
我是一名职业经理人,目前供职于西部某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我此生最自豪的事,就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60师服过役。160师,即原林彪旗下的东北民主联军7纵19师,在解放战争中又改称44军130师,后改为54军130师、54军160师。这个师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里唯一一支参加过建国后所有战争的师。虽然建制几经改编,番号多次变换,但全师的战斗精神和纪律作风始终未变。从入伍那天开始,我就被她的辉煌历史和优良传统所感染。多年来,老部队惊天地、泣鬼神的战绩,一直是激励我奋勇向前的主要力量。在经营企业的征途上,7纵和160师的丰富战例,犹如一道道智慧灵光,多次启开我思维的闸门,让我在职场上多有斩获,让我的人生充满了阳光和力量。
主动出击,让个人资产超过千万
我在研究师史时发现,七纵刚成立时在东联(东北民主联军)序列中的地位并不高,她后来的地位完全是靠主动出击“打”出来的。
七纵成立于19488月份,由辽吉军区地方武装改编而成。因为前身不是红军团,没有类似“爬雪山、过草地”的经历,所以,在组建之初并不被上级首长器重,很长时期一直为其他兄弟部队当“配角”。但是,在司令员邓华和政委陶铸的率领下,七纵很快就成长为四野的主力部队。她是怎么做的呢?
1947927日,东总(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邓华率领七纵到辽宁新民——黑山和巨流河——新立屯一线,破坏北宁铁路和阻止国民党新六军北返。七纵在开赴新民时,要经过法库和彰武。过了两地后,一旦与敌新六军打起来时,法库、彰武之敌必从背后打来,那时七纵将会三面受敌。就算法库、彰武两处之敌不来,对七纵的后方补给线也会构成极大的威胁。为了掌握战场的主动权,邓华在没有请示东总的情况下,决定先把法库、彰武打下来,以解后顾之忧。邓司令的想法得到了政委陶铸等人的支持,但也有人反对。反对者认为东总没下作战命令,七纵不好擅自动兵。但邓华没有这样想,他认为只要打胜仗,东总也不会批评。统一了纵队领导的认识后,他们第一仗打法库。第二十一师采取奔袭的办法,一昼夜强行军180里,于101日拂晓前突然包围了法库,全歼守国民党守军第一七七师。事后,林彪不仅没有批评七纵“擅自出击”,反而签发嘉奖令表彰七纵。打下法库后的第7天,邓华又命令第十九师于107日攻下了彰武。紧接着,第二十一师在第十九师一个团的配合下,于1010日攻下新立屯。与此同时,执行破路任务的第二十师也于1010日解放了黑山。自101日至10日,七纵在邓华的指挥下,长驱六七百里,横扫大半个辽西,攻占四城,歼敌近8000人,林彪为此再次签发嘉奖令表扬七纵“积极求战、主动出击、敢于攻坚”。从此以后,七纵在东北战场威名大震,很快成为林彪手下的主力部队,彻底改变了在东联的地位。
七纵“主动出击改变地位”的故事,对我今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多年来,我多次靠主动出击博得喝彩。
20136月份,某直辖市掀起来了民营企业抱团发展的热潮。我的老板受当地政府领导的委托,出面组建当地抱团发展企业——ZS集团。当时,老板因其它事正忙得不可开交,我就主动提出协助他组建ZS集团。老板同意后,我立刻着手制定方案。先是研究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抱团发展的资料,也深入研究了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又精心设计了发展战略、商业模式、治理结构,以及募股方式等。接着又拜访当地工商联、工商局、几大银行等社团、部门和金融企业,争得了广泛支持。首次路演时,又邀请了十几家金融机构代表到场,让投资者充分看到了社会各界支持ZS集团的信心,当天就募集投资两个多亿。虽然工作内容和过程没有什么新意,但因我主动出击,争得了时间,率先成为当地第一家区级抱团发展企业,当地几个部门都因此受到了市里表彰。我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老板等几位核心发起人的高度认同,大家也一致同意给我10%的原始股份,若按资产计量,我的身价瞬间增加过千万。我认为,那就是我活学活用160师“主动出击”精神的结果。
指挥靠前,让“死盘”绝处逢生
上个世纪70年代,忘恩负义的越南妄想在亚太地区充当小霸王,不断在中越边境制造事端,屡次武装挑衅我国,先后炸死炸伤我云南、广西边民多人。中国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不得不自卫还击。1979年2月17日,奉中央军委和武汉军区的命令,160师在广州军区41军的指挥下,从广西进入越南边境。全师指战员大力发扬英勇顽强、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作战任务。其中,160师478团3营表现神勇,全营参加大小战斗11次,歼、俘敌军多名。战争结束后,全营立集体三等功一次,并获得指挥靠前英勇善战奖旗一面。我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入伍,到478团3营7连当了一名新兵。在接受营史教育时,了解到了3营在79越战中的英勇表现,并对3营“指挥靠前”的做法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课后又请教了为我们上课的指导员,什么是“指挥靠前”?指导员告诉我,从方位的角度讲,“指挥靠前”指的是上级指挥所设立的位置和前线的距离较近。除了表明指挥员不怕牺牲,敢于近战外,更大的意义在于,靠前指挥容易掌握前线的敌、我情况,面对复杂多变的战场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指挥,易于提高战斗胜利的系数。在79越战时,3营长王运夫率营部多次深入前线,最近时离敌人的据点只有百米远。因对前线的情况了如指掌,在制定战术时,自然准确无误。从那以后,“指挥靠前”的意识就在我脑海里扎了根。
我脱下军装后,投身地方经济建设,先后在央企、外企、民企工作。职位也从普通员工一直做到副总裁、董事局成员,其间就多次体验“指挥靠前”的重要性,也多次享受“指挥靠前”的成果和收益。远的不说,就说今年吧。
受国际、国内总体经济形势的影响,我们集团今年的房地产业务和往年相比,业绩有较大滑坡。尤其是在东北某地的项目,我们之前已投入资金近3个亿,但销售情况一直不尽人意,悲观的人放言那个项目必死无异。因为那是我们集团挺进北方的第一个项目,也是集团布局全国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全集团的经营。于是,我又一次发扬478团3营老前辈们“指挥靠前”的作风,主动向老板请缨,前往某地坐阵指挥营销工作。
我抵达项目上后,多次组织营销人员召开分析会,对之前的营销方案和市定位进行了反复研究,针对目标客户的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了解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状况,我自己几乎跑遍了全城所有的楼盘;不主动到当地有名的酒巴、咖啡馆、茶楼消费,从不同领域和层面,了解当地人的房地产消费特征;还充分利用微信、QQ等现代工具,主动加进当地群里和大家沟通、交流;就连平时外出时,也不忘向出租车司机、饭店老板,甚至路边卖水果的老大妈打听信息。在对外部情况进行摸底的同时,对企业内部的情况也作了透彻了解,发现了营销队伍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关键是通过内外比较,发现之前的营销策略有重大失误,年初确定的努力方向全错了。首先是选错了主力目标客户。因项目位于“前景很美好,现实很寂寥”的新城区,开发的产品是所谓的“花园洋房”,之前很多人认为目标客户应以当地中、高收入人群为主。而事实上,当地人对新城的前景并不看好,再加上当地人喜欢在老城定居,对新城压根不感兴趣。而新城周边的数十个乡镇的人,则对新城抱有很大希望,不少先富起来的农民对花园洋房也颇感兴趣。但是,这些市场信息都被他们忽略了。一步错百步错,目标客户一定错,推广方式、销售方法自然全错,竞争对手自然也会选错,因而最终影响了销售。
经过多次研讨分析,结合宏观环境和集团对现金流需求较大的现状,我很快形成了新的策略,又通过多一番“艰苦卓绝”的沟通,说服总部领导改变政策和目标,重新确定新城周边较富裕的农民为主要客户。根据新的市场定位,又推出了一系列优惠和激励措施。先是征得当地有关部门同意,把项目定为当地“新城镇建设示范区”,贴一个高尚的标签。同时起动农民进城置业计划,针对乡下的富裕家庭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促销政策,充分利用乡下的传统庙会、农产品交流大会等时机进行展销。通过一系行之有效的方法,销售很快有了起色,两个月就为企业回笼了可观的资金。假如我今年不到一线,仍坐在总部遥控指挥,企业一定会损失惨重。当然,这点业绩也不全是我一人的功劳,集团领导的正确决策,同事们的全力配合也起了重要作用。
160师自组建以来,经过多年血与火的历练,已沉淀了深厚的军旅文化和治军经验。这些经验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还适用于管理领域。毫不夸张地讲,160师的历史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无论何种行业何种组织,只要深入学习,正确领会,活学活用,取其一点,足可创造奇迹。作为160师军旅精神的直接受益者,我今后仍会继续弘扬老部队传统,传播老部队文化,让军旅精神在企业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