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尘逸】股市常见见底的四种K线形态


   【王尘逸】股市常见见底的四种K线形态

  一、股市见底的四种K线形态之一"上升三角形" “上升三角形”的特征:股价每次上升时,到了一定价位就遭到抛压,迫使股价下行,但由于市场看好该股,逢低吸纳的人很多,因此,股价没有跌到上次的低点就开始弹升,致使下探低点越来越高。如我们将每一次短期波动的高点用直线连起来,再将每一次短期波动的低点也用直线连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向上倾斜的三角形。这就是“上升三角形”。通常“上升三角形”在形成过程中成交量会不断减少。上升阶段成交量较大,而下跌时成交量较小。“上升三角形”是多空双方实力较量的结果,“上升三角形”到最后都会选择向上突破。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上升三角形”向上突破时,一般都配有较大的成交量,无量往上突破可能是假突破,投资者不可贸然加入。另外,要注意的是,“上升三角形”越早往上突破,则后劲越足,那些迟迟不能突破的“上升三角形”,很可能是庄家悄悄出货而故意为中小散户设置的多头陷阱。如果一旦庄家达到目的,在他们出货完毕后,“上升三角形”非但不会往上突破,而极有可能演化成“双顶”形态,股价下跌就不可避免,投资者对此务必要提高警惕。那么说到这里投资者见到这种技术图形究竟应该如何操作呢?首先要想到,在一般情况下,“上升三角形”向上突破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持筹的可悟股不动,等待“上升三角形”向上突破时再作定夺。持币的要密切关注它的突破方向,暂不要动作,一旦发现“上升三角形”放量往上突破,可即刻跟进做多,如发觉“上升三角形”是一种无量上涨,则不要跟进,继续持币观望。其次要考虑“上升三角形”不往上突破,就会演化成“双顶”形态,最后会寻求往下突破,尽管这种情况在“上升三角形”最后突破方向中占的比例很小,但也不得不防,尤其是对股价有了很大涨幅之后出现的“上升三角形”,或是对迟迟不寻找突破方向的“上升三角形”,更要加以防范。注:“上升三角形”往上突破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突破上边线,经回抽后再往上走;一种是突破上边线后,就一路往上走,不回抽。二、股市见底的四中K线形态之

  二、"扩散三角形" “扩散三角形”特征:出现在涨势中,上升的高点越来越高,而下跌的低点越来越低,如将两个高点连成直线,再将两个低点连成直线,即可形成一个喇叭状,这就是“扩散三角形”。“扩散三角形”经常出现在投机性很强的个股上,当股价上升时,投资者受到市场炽热的投机气氛或谣言的感染,疯狂地追涨,成交量急剧放大;而下跌时,则盲目杀跌,正是由于这种原因,造成了股价的大起大落。“扩散三角形”是大跌的先兆。当市场参与者变得毫无理智时,其中蕴含的风险也就不言而喻,而“扩散三角形”正是人们过度投机心理在图表上的反映,它暗示升势已在发生变化,人们的持股信心已趋稳定,这与“扩散三角形”最后阶段成交量急剧放大正好相反。随后股价会在上边线稍作停留,或者进行一次小幅回调,下跌明显无力。在经过这些确认后,“扩散三角形”才有可能发生变异,往上突破。真到那个时候,再把它买进来也为时不晚。可见,投资者完全有充足时间,观察“扩散三角形”是否出现变异,如情况确实有变,可及时更改投资策略,把做空改成做多。这种操作方法应时而变,与一般情况下把“扩散三角形”看成股价下跌的先兆并不矛盾。这点投资者一定要区别清楚,不要发生误解。注:“扩散三角形”向下突破有两种情况:一是跌破下边线,经回抽再次向下;二是跌破下边线后,就直接向下。

  三、股市见底的四中K线形态之三"上涨楔形" “上涨楔形”特征是:股价经过一段时间大幅下跌后,出现强烈技术性反弹,当股价弹升到某个高点时,就掉头回落。不过这经穷尽,下跌一触及发。投资者面对“扩散三角形”只有两个字:退出。因为参与“扩散三角形”的炒作,赢利机会很小,风险却很大。一旦股价往下击破“扩散三角形”的下边线,即可马上引发一轮跌势,逃之不及的人,就可能深度套牢。因此,普通投资者尽量不要参与买卖,持筹的也要进行减仓,如一旦发现“扩散三角形”往下突破,应及时把股票全部卖出,停损离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大多情况下,“扩散三角形”是以下跌告终,但也有少数出现变异,尤其是当上边线不是向上倾斜而是水平发展的时候,这时股价可能向上突破,展开一轮升势。对此,投资者会想到,如果我把筹码抛掉,不是吃亏了吗?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一来“扩散三角形”向下突破局多,你在“扩散三角形”要形成时卖出股票,总是对的时候多,错的时候少;二是“扩散三角形”即使要向上突破,事先也会露出蛛丝马迹。通常,在形态内的第三次下跌时,成交量会出现迅速萎缩,这说明市场情绪正种回落较为轻微而缓和,因而股价在未跌到上次低点前已得到支撑而上升,并且越过上次高点,形成一浪高于一浪的趋势。第二次的上升止于另一高点之后,股价再度回落。我们把两个低点分别用直线连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上倾的楔形,这就是“上涨楔形”。在整个“上涨楔形”的形成过程中,成交量不断减少,整体上呈现价升量减的反弹特征。“上涨楔形”整理到最后,以向下突破居多。因此,从本质上说,“上涨楔形”只是股价下跌过程中的一次反弹波,是多方在遭到空方连续打击后的一次无力挣扎而已。那么投资者见到“上涨楔形”应该如何操作呢?由于“上涨楔形”楔形,并不能改变股价下跌的趋势。因此,持筹的可趁反弹时卖出一些股票,并不能改变股价下跌的趋势。因此,持筹的可趁反弹时卖出一些股票,进行减磅操作,而一旦发现股价跌穿“上涨楔形”下边线,这时就不要再幻想了,应立即抛空离场,以避免股价继续下跌带来的更大风险。持币的要经得起市场考验,不为反弹所动,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持币观望,不买股票。一般情况下,往上突破的可能性较小,即使是往上突破,也并非无端倪可寻,如“上涨楔形”形态内成交量出现逐步放大迹象,向上突破时放出巨量等。投资者如果能密切注意“上涨楔形”内的成交量变化,对“上涨楔形”究竟会朝下还是朝上突破,大致还是能分得清楚。

  四、股市见底的四中K线形态之四"底部三角形" “底部三角形”特征:股价在经历大幅下跌后三次探底,几乎都在同一低点获得支撑,形成三角形的下边;股价每次反弹的高点逐渐下移,反弹力度越来越弱,形成三角形的上边;整个形态形成过程成交量逐步萎缩,到三角尖端附近时缩到最小;当向上突破时成交量开始放大。一般来说,只要满足前3个条件,向上突破的可能性就很大,向上突破和向下突破的概率大约为4:1。因此,面对此形态,投资者不应再盲目看空,尤其不能在这个时候卖出股票,相反要随时作好入市准备。如果日后发现股价向上突破,成交量随之放大,就应该想到底部三角形正式成立,得赶快先买入一些股票。当股价向上突破后经回抽再创新高时,就更应该追涨买进。为什么说“底部三角形”向上突破的可能性极大呢?这是因为股价在经过连续几次大幅下挫,反弹力度越来越弱,绝大多数投资者对该股的前景已失去信心,想跑的基本上跑光了,剩下的已是“死猪不怕开水烫”,铁了心的“死多头”。此时做空的能量得到了充分释放,市场上如果有新多力量加入,空方就无力打压,很容易引起股价的上扬。所以“底部三角形”的出现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抄底”的良机,而这种技术图形经常发生在一些冷门股上,很多大黑马就是这样产生的。故我们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注:“底部三角形”往上突破有两种情况:一是突破上边线,经回抽后,再往上走;二是突破上边线后,直接往上攀升。

  【王尘逸语录】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