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类似这样的报道已经出现过多次了,对此我们甚至都有些“审美”疲劳之感,而有关部门对此的打击力度也不可谓不大,犯罪分子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我们只是奇怪为什么这样的低级的骗术却能够“春风吹又生”,而且能够那么的吸引那些高级人才心甘情愿的掏钱给它?屡禁不止的背后又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俗话说有需求自然就会有供给,类似这样的低劣的骗局为何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骗过那些高级人才(甚至有著名大学的教授)?说到底还是因为它有需求(即想评职称的话,必须要在某一级别以上的杂志上发表专业文章)存在,而且这种需求不仅是刚性的(这才是真正的刚需啊!),而且还是巨大的。谁不想评职称啊?在现在这个时代,你不评职称的话,毫无疑问是死路一条,而一旦评上了职称,那么名啊利的便全部都有了,这也是为什么有些高级人才,甚至在明知其人假的情况下,仍然还愿意主动掏钱的真正原因。毕竟一旦因为它而评上了职称的话,那么其所能够带来的巨大的名利,远远超过这一点点付出的。谁不会算一算经济帐啊?
因此,类似这样的拙劣的骗术之所以在咱们这块土壤上长盛不衰,其背后真正的原因便是相关规定导致的逼良为娼的结果。如果没有相关的评职称的规定,那些个名医不需要发表什么专业文章(当然,如果有人愿意写那另当别论)只需要专心致志的把病人的病给看好了,那么还会有人主动掏钱给这些骗子只为发表一篇毫无价值的所谓专业论文吗?
高中毕业生制假论文刊物骗百万 受骗者为评职称http://learning.sohu.com/20140820/n4036003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