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给了雷毅 一掷“千万金”的豪情?
为了报李自成的家国情仇,吴三桂为红颜而冲冠一怒,结果卖国求荣,身败名裂。为女人,一些男人们几乎什么疯狂事都能做得出来。云南锡业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雷毅就是这样一种人,新华网爆料他为包养情妇而不惜上演一掷“千万金”的豪情。
包养情妇,这在当下中国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了,权贵也好,富豪也罢,几乎已把它当成自己生活的一种常态。
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是谁给了雷毅为女人而一掷“千万金”的豪情?
新华网的记者调查显示了雷毅的这样一段“坠落曲线”——一名普通工人一步步成长为云南十大企业集团掌舵人,然后又情不自禁地急速沦为贪腐案中的阶下囚。
有权即腐,这是我们体制中人难以抗拒的一个规律。
随着职务的升迁,贪欲也像打开的潘多拉盒子,一发不可收拾。
作为国企集团掌舵人,雷毅的贪腐自然也充满着一些暗箱操作、吃拿佣金的做派。新华网的调查表明,云锡集团的配股增发、股权收购和转让、矿山劳务承包、房地产开发等业务,雷毅都要从中分一杯羹。通过为他人谋取利益,雷毅多次收受杨某、李某某等14人贿赂人民币共计2910余万元。
第一次做贼,心虚害怕是一个正常的心理反应,多次磨练也就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了。
据雷毅交代,第一次受贿时,自己也心跳,感到害怕,睡不着觉。可是,收受几次贿赂后,就由紧张转为欣然笑纳了。从此之后,便开始不择对象疯狂敛财,只要送上门一律照收。
雷毅变得如此疯狂,其根由又是什么呢?云南省纪委的诊断是,在一些矿老板的一夜暴富中,雷毅的世界观、人生观开始发生偏移,认为这些人是靠着自己这棵大树发财的,自己应该从中分一杯羹。
有了这么多的钱用来干什么?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中,包养女人成了当下的常态。换女人、尝新鲜、寻刺激、,是有了权、捞了钱的权贵们的一门必修课。
据有关媒体披露,有了权、有了钱的雷毅常以夫妻感情不好为借口,在家庭生活之外找刺激。担任云锡股份公司副总期间,雷毅在北京某酒吧认识了侯某某并与其发生两性关系,不久后包养侯某某并让其来昆明居住。担任云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后,雷毅变本加厉,先后包养了李某某、王某某等多名女性,并出资为她们在昆明、成都、深圳等地购车买房。在其所贪得巨额贿赂款中,有1000余万元人民币用在了情妇身上。除此之外,雷毅还在一些老板的安排下,与一些女明星、女模特发生和保持不正当两性关系。
绝对的权力滋生绝对的腐败。没有制衡和监督的权力,绝对是一个终极性的孽缘。雷毅包养情妇、一掷千万金的豪情,也绝对由因此而生,因此而狂。据云南省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雷毅集企业党务、决策权于一身,大权独揽,作风霸道,听不进其他人的不同意见,经常在董事会上强行推动自己的决策。正是大权独揽,培养了其疯狂贪腐的土壤;正是大权独揽,使其“奋不顾身”投进自己亲手编织的“铁篱笆”。
权力绝对不能过度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也绝不是洪水猛兽,一无是处。国企、央企何以成为中国腐败的另一个重灾区,很大程度上都发端于我们对它的公司化改造一直未能迈上西方公司化治理的正道。我们对国企、央企的公司化治理,没能摆脱计划体制的集权化窠臼。事实上,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一直都在模仿着西方市场经济的皮毛,并一直未能吸取其公司化治理的精髓。这是当下国企、央企管理层深陷腐败丑闻的一个最深刻的根源。
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让权力阳光运行,不能再口号化了。没有权力的分立制衡,我们的腐败悲剧还会照旧泛滥下去。驯化权力,西方的经验不失为一种历史的镜鉴。盲目的拒斥,不是一种理性的态度。走出国企计划体制的集权窠臼,迈向西方公司化治理的“三会架构”,才可能自我救赎我们当下国企管理层有权即腐的原罪。
2014年8月28日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