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8同城求贤若渴看其精细化发展布局


/ 小刀马(微信:daomawuyu)

 

近日,搜房网二手房业务高管王振广正式加入58同城并出任副总裁,将会全面负责58同城租房及二手房的产品营销管理工作。这也是继上个月赶集网刘扬加盟58同城出任主管招聘产品营销的副总裁后,58同城又一次在垂直业务线上强势发力。

 

求贤若渴:策略发展带来的刀光剑影

 

王振广先生可谓行业内一大悍将,在房产市场营销,尤其在二手房的网络营销领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2007年起由中国房地产经纪人大学、搜房网主办的中国房地产经纪人大赛便是由其策划及主导推进的。据不完全统计,该活动自07年至今已经连续主办八届,影响和覆盖的经纪人群体超过100万人。在撬动这位悍将的大手笔举动背后,是58同城布局策略上的可预见性行为——深入垂直业务线的发展布局。

众所周知,房产市场是分类信息网站的一个重要区域,虽然和具体的垂直房源网站不太一样,但是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分类信息网站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这种口碑化发展造就了急需信任感的房产市场。58同城引入王振广,无疑可以加大自己在房产市场的营销服务能力,与优秀经纪公司合作,深挖同城租房、二手房交易等领域,进一步加强58同城在房产领域的竞争能力。

尤其是进入到移动互联网市场之后,用户的使用平台将决定最终的用户关注度。58同城在和腾讯合作之后,在C2C市场以及O2O市场里如何布局也一直被市场关注。58同城显然也在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和模式。有腾讯提供的更多移动客户端的用户基础,再加上本身的用户需求,58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转换率和用户流量的追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能够从平台和应用上更加精细化一些,无疑会使得58同城的发展将更扎实。这也是58和竞争对手最大的区别——善积跬步,志在千里。已经做到了市场的足够大的位置,并且具有一定行业优势,那么迎合新模式新平台发展的用户需求转变,这一点就是58非常在意的。最近人事变动其实只是折射出58在布局中的一种人才需求。正如姚劲波所说:找到合适的人,你会收到惊人的效果

 

分类信息布局:从覆盖到精细的变迁

 

从最开始创业阶段的百家争鸣,到现在的58同城、赶集网、百姓网。生活分类信息网站的变迁从最开始讲,都是一个大而全的美丽故事。在这个故事里,百姓网采用并重商家+用户的态度来实现自己的偏安一隅。58同城和赶集网以会员+竞价的模式展开了激烈厮杀,两者都在不断融资和加强品类的商业化。

厮杀的过程里,58同城率先赴美上市且表现可圈可点。但赶集网并没有停止追逐的脚步,试图从房产、招聘、二手车等垂直业务发力,以点带面进行全方位突破。这种新的举措不能说是应对无方,但是伴随着高管的纷纷离职、股权纷争不断,这背后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应时而为,不得而知。  

2014年起,姚劲波公开表示:上市后的58同城将在房产、汽车、招聘等在内的核心业务线上进一步深化发展。 先面后点的战略布局一览无遗。结合本文开篇便提到的人才流向,不难看出58同城的决心和信心。

不过,无论是赶集网还是百姓网,在这个领域也都有其特有布局,市场的影响力也是可圈可点的。58同城目前优势不错,其发展也完全符合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不过能否长期占据着行业优势,还需要不断地深耕市场,这也是其不断挖掘高端管理人士来实现精细化布局背后最大的原因。相信58的举措也会刺激赶集网做出相应的对策,只是赶集网目前的量级已经落后58一个身位了,未来的走势会如何演变,我们不妨再等等看。

     但是相比赶集网杨浩涌的志在超越垂直领域网站,笔者更欣赏姚劲波说过的一个理念:“58服务的是最广泛的日常生活信息服务,这类商户群体,属于信息化领域最难推进的领域,也是最后的群体。也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作用下,姚劲波一直坚守着用户体验,将覆盖做稳服务做稳用户做稳,再向精细化道路慢慢挺进。只不过这个慢,是理念上的慢,而不是行动力上的慢。

 

变革时代:这条路终有人会走下去

 

在平台转移和市场模式的转化过程中,58同城是非常快的一直积极求变,比如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布局。当然,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很多人都在观望,也在思考如何获得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创新和贴心服务,尤其是后者,毕竟用户才是最终的市场推动力,没有用户的认可,任何的改变都是枉然。而吸引用户的手段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当用户的使用习惯转化之后,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平台的布局和张力如何。这方面,58显然做得比其竞争对手更直接,更快速,并且目前的优势已经彰显。

可以预见的是,在生活信息化网络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其实就两点,一是用户需求是什么?二是用户的转变在哪里?只要把握住这两点,那么用户的信任和认可必将让该类网站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当一个业界老大从规模覆盖向精细渗透过渡的时候,这其实也是一种品质的升华了,这样的企业其实更加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