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老师
田老师是我们的高中英语老师。
一年四季,田老师差不多都是这样一身装束:头戴一顶茸帽,上身一件蓝色中山装,下身一条灰色裤子,足蹬一双黑色布鞋。一年四季,他都穿得严严实实的。田老师身体虚弱,害怕风吹。
晚饭后,通常会碰到田老师在校园里散步。他总是佝偻着身子,并不时咳嗽。从他身边经过时,总可以闻到一股浓浓的中药味。那时,田老师已经50多岁了,有哮喘或者其他慢性病,一直在吃中药。据说,田老师是解放前毕业的大学生,解放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不断受到冲击,他的疾病是在政治斗争中留下的。
刚给我们上课时,田老师说由于身体不好,年纪也大了,带完我们班他就要退休了。此前就听说田老师是我们县英语水平最高的,所以,有他给我们上课,大家都非常高兴。我也暗下决心,一定要珍惜田老师给我们上课机会,提高英语成绩。
田老师上课非常认真和投入。他长期一个人生活,也没有什么社会交往。教学实际上是他生活的主要内容,学生是他生命重要的构成部分。可能因为这个缘故,田老师对学生抱有很高的期望。我经常可以感觉到,他对学生的那份殷切感情,就像父亲对待子女一样。我们班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当时中考英语成绩只作参考,有的同学初中完整地学过英语,有的只学了一部分,有的完全没有学过。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要赶上正常的进度实在是太困难了。
上课的时候,师生互动经常卡壳,田老师往往很着急,有时候会生气。田老师一着急和生气,就会激烈的咳嗽,有时候会持续几分钟,咳得眼泪都流下来。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摒住呼吸,紧张地看着老师,课堂气氛会非常压抑。咳嗽停止后,老师会对大家表示歉意,再投入紧张的教学。从老师有时候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一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但是,田老师从来没有抱怨,也没有放弃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实际上,了解到部分基础差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后,田老师经常做一些个别辅导,在教学中也更加注意调动这部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晚自习的时候,田老师经常到教室去。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怕他,也有顾面子的因素,有问题也不怎么敢提。这时,田老师就鼓励大家提问,有人提出问题后,如果有针对性,就统一解答。后来,大家学习兴趣逐渐提高了,提问也变得比较踊跃了。一个晚自习,田老师跟上两节课一样累。我原来很不喜欢田老师身上的中药味,一段时间接触后,也就习惯了。经过高一的强化学习,基础差的同学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到了高二,班上英语水平两极分化的情况大为缓解,教学变得比较顺利。田老师很少生气了,甚至,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看到田老师的笑容了。
冬天,因为害怕寒风吹,田老师晚上不能到教室。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去老师宿舍请教。老师的宿舍陈设简单之极。一张单人床,一个书桌,一排书柜。桌上、凳子上、床边,杂乱地堆着书籍。另外一个屋子里,有一个四季都烧着火的煤炉,边上堆着一排中药罐。由于常年门窗关闭,屋子里显得很潮湿,中药味中夹杂着霉味。田老师生活的艰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但他对此似乎并不在意。在与田老师的交往中,他从来只跟我们谈学习,偶尔会问一问学生家庭情况。对他的疾病,即使学生问起,他也会有意回避,对他曾经的政治遭遇,更是从来不提。后来,同学们自发帮田老师做一些家务。比如早上晚上给老师提开水,周末帮助打扫卫生,过一段时间帮着洗洗衣服和被子等等。时不时,老师休息的时候我们会去他宿舍坐一坐。慢慢地,老师潮湿的屋子有了一些阳光的味道。
高三的时候,学习压力一天天加大,老师的工作也异常紧张。但是,明显感觉到田老师的精神饱满起来,身体也好起来了。田老师再没有在课堂上生气,也很少咳嗽了。笑容一天天在老师脸上多起来,他走路的时候似乎不那么佝偻了,步伐也有力了很多。他注视学生的慈祥的目光中有了更多的信心甚至骄傲。
田老师当然有理由骄傲。那一年高考,我们班上67个人,有60个人考取了各类学校。在我们那个偏远的地区,这个确实是一个奇迹。据说这是我们学校迄今为止最好的成绩。当然,这个成绩是所有任课教师和所有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我相信,如果没有田老师的拳拳关怀和认真负责,很多同学可能因为没有英语基础在高一就已经放弃了。
我上大学的第一年,有了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当时反复宣传 “教师是阳光下最光彩的职业。”我记得这句话最初是当时的教育部长何东昌提出的。那天,总书记赵紫阳出席了学校举办的教师节庆祝大会并讲了话,慈祥的邓颖超同志还祝贺我们这些未来的人民教师节日快乐并提出热切希望。会后,我第一个想起来要祝贺的是田老师。晚上,我给田老师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我的感激,汇报了我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计划。
今天是共和国的第三十个教师节。昨天晚上看新闻,总书记习近平去北师大看望了师生。我又想起了田老师,一位终生以教育为业的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