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维僵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看房价


 

正如课堂所讲“马克思主义是流动的思想,是心灵的追问,是智慧的凝结,是灵魂的享受。”  这是多么优美的语言,多么高尚的赞美。正如五朵社会主义金花开的多么的美丽妖娆。享受美妙智慧词句的课后,入目入耳而来的是房价涨跌争辩的激昂文字和唏嘘惊叹。

分析房价问题。俗称房子,学名为“商品房” 须首先明确房子是一种商品,是商品就有买卖,有买卖就得有价格。《资本论》就是通过商品来研究社会制度的。《资本论》中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干吗波动呢?直接按照价值的价格交易多好,曾几何时我们就是这样计划价格的, 结果呢,价格僵化,体制僵化,觉悟起来的革命群众居然没有生产的积极性,为什么呢,因为无利可图,主导分配指标物资的领导瞬间变成了糖衣炮弹的目标。为何,原来人是物质的,理性的,革命群众也不例外,难怪伟大的设计师邓小平指出:先进性只能针对少数人,对于多数人不行。

价格和价值的管制和波动有两种模式:

1,价格严格管制,价格等于所谓的价值,消灭剥削,打击投机倒把。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物资很贫乏,粮食是匮乏的,甚至饿死人,搞个先进的人民公社也不行。商品的价格如果被计划,是直线走势,如计划经济,配给制,如三面红旗人民公社,打消生产积极性,后果是灾难性的,如1959年至1962,非正常死亡数据官方是1700万人。毛主席说是天灾,刘少奇主席说是人祸。有1962年七千人大会议记录为证。观点的矛盾导致后来的高层动荡,甚至文化大革命这是后话。

2,价格自由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之后,价格波动了,有利可图了,波动的价格起到了调节生产和需求的作用。 当价格低于价值时,说明供大于求,对于生产者来说:价格低,利润小,生产的积极性就低了,供给就会变少。对于需求者来说,价格低,便宜了,需求就相应高了,当然对于土豪和炫富者例外。两者的作用使得库存减少,价格走高,靠近价值,当价格理想地接近价值停下来多好,现实是,人们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生产者仍然认为该产品价格低,无利可图,不会扩大生产补给,价格继续上涨,直到价格高于价值到一定程度,能改变生产者无利可图的思维定势,改变需求者物美价廉的思维定势。这时生产者大量生产,需求者减低需求。于是乎,价格逐渐拐向。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正是价格指引供需双方的行为。十八大报告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正是此意。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说起来容易,做起了却很难,在现实中,行政手段干预价格行为时有发生。如棉花就是一例,2010年之前国家压制棉花价格,扭曲价格的市场调节作用,致使棉农种棉积极性大受打击,棉花种植面积逐年下滑,终于2010年秋季供需矛盾激化,两月时间棉花11万暴涨至3.4万一吨。国储局抛售居然是杯水车薪,国企背景棉商大力抛空迎来巨亏。这是对压制价格的思维定势的惩罚。问题是惩罚后产生新的思维定势。2010年以后国家开始高价补贴,形成新的相反的思维定势。于是库存高企,成本高昂,棉纺企业用不起,新乡化纤不行了。2014年库存高达1800万吨,今年高价补贴的新棉约600万吨,即将入库。国库抛售成交率<10%。今年开始,全世界都可劲使用中国存储棉3年也用不完,更何况被高价刺激的新棉源源而来。于是乎,今年春季高价补贴价1.94万元每吨,但是市场价稳步下跌至1.3万每吨。结果只有两个:用纳税人的钱买的高价棉要么烂在库内,全亏;要么按市场价抛售,部分亏。这是对思维定势的双向惩罚,如何解开这一困境呢,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多么熟悉,多么常识,多么简单,简单如穿衣吃饭。在穿衣上,肯定需要实事求是,多数人会做到:热了减衣,冷了加衣。吃饭上,肯定能做到解放思想,饿了,就会解放思想千方百计去找食物。问题是,正如热播中的<转折中的邓小平>中所说,可笑,实事求是居然成了问题,可见思想僵化的多么厉害。由此可见,认识常识知易行难,坚持真理难能可贵。

     在市场经济中,行政机构按照良好愿望去行政化干预,如棉花问题,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脱离实际。结果是惨痛的。那么完全如果资本主义市场化,历史告诉我们会出现经济危机问题。为什么有危机呢,我们来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地分析,《资本论》说,经济危机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根本矛盾的必然产物。这句话是《资本论》的灵魂。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具体表现为两点:一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当这两种矛盾发展到尖锐的程度,使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时,就会出现经济危机。中国教育重视结果和知识本身,所以很多人不明其里,这里有必要深入分析,作为少数的资本家是人,人有自私贪婪的一面。私有制使得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技术革命使得生产得以规模化社会化,作为人的资本家具有强大的贪婪的动力做两件事情:产品越多越贵越好;生产成本包括工资越低越少越好。结果是,作为少数的资本家的产品和金钱越来越多,作为大多数的工人,人数虽多但工资低买不起产品,资本家有钱买得起但人数太少,消化不掉产品。于是经济危机爆发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减少产品的生产,提高工人的工资。怎么实现这两点呢?马克思提出了阶级论,斗争论。目前资本主义世界和马克思时代区别如下:八小时工作制,双休日,为了减少生产时间从而减少商品。可笑的是我们在入世前加班加点六天制甚至七天制,作为入世条件之一我国实行了5天制双休日制度。另一方面提高福利,免费教育,三险一金,最低工资制度。使得工人有条件有能力消费产品。如果还以旧眼光看问题,就像是用两个凡是指导一切一样了。

作为商品的房子价格同样需要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分析之。

首先分析中国商品房的历史渊源。

中央财政紧张,于1994年开始分税制改革。中央把财权收走,而事权大部分留在地方政府。中央把土地出让金这一块全部给地方政府了,这意思就是纵容地方政府靠卖地、靠房地产解决资金问题。实际上房地产发展到今天,与中央政府的这种态度也有着非常大的关系。19986月,国务院决定,停止实行40多年的实物分配福利房的做法,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中国1998年房地产改革实际上也是参考新加坡的模式,当时的出发点是不打算从住房问题上赚钱,只要能解决住房问题就可以了。当时分为商品房和多数中等收入人群可买的经济适用房。但是2003年建设部的18号文篡改了1998年的23号文。过去经济适用房的定位是面向中等收入者的,他们千方百计的把经济适用房定位于面对低收入者的,而低收入者是根本买不起房的,这等于把经济适用房变相取消了,等于是和廉租房重叠了,取消了经济适用房以后商品房价格更加失控地上涨。开发商既得利益集团,包括政策制定的主导部门立场没有站在广大民众一边。所以1998年以前包括2003年以前,中国房价涨的并不多,200318号文出台以后房价开始快速上涨了,把80%的保障性住房变成了商品房了。

笔者来自农村,农村不存在住房问题,因为允许自建房。农村的人均收入不到城市的三分之一,但是农村农民没有住房问题,农村可以很好的解决住房问题是因为政府不收农民土地出让金,而且让自建房,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住房问题,如果城市可以模仿这种思路,也可以很好的解决住房问题。城市居民自己承担建设成本,建设成本占房价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像上海卖3万、4万、5/平方米的住房,建筑成本也就2000块钱左右每平方。

19995月国务院办公厅《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通知》下称通知农民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如此将农村和城市住房完全割裂。农村允许自建房,城市居民不允许自建房,不能向农民购买,只能向开发商购房,其中约70-80%为税费、土地出让金以及因绝对垄断导致的腐败金,剩下的为建筑成本和开发商利润。十八大之后,威风凛凛高歌猛进的云南拆迁大佐省长和南京季挖挖市长为代表的做土地生意的腐败领导垮台了。说明政府工作方式改变了。不动产登记政策屡屡难产说明阻力重重,所以李克强说,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本届习李政权肯定会有所作为,反腐工作可见一斑。

近十年来,地方政府对房价的控制力是非常强的,想刺激就刺激,想松绑就松绑,想怎么调控就怎么调控。比如说房价下跌地方政府就开始对开发商进行处罚,如果降价卖房就处罚你,这样本身市场就严重扭曲了,这不是一种市场行为,而变成了一种权力和市场相勾结的行为。中国从2003年开始一直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现在房价高企、地产暴利,虽然地产商否认暴利,但是我们看到的现实是稍微有点能力的企业都做房地产了,有数据统计2007年北京全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66.6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995.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0.3%

全世界只有中国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因为房地产业是依附在建筑业里面的一个行业,不是一个单纯的行业,但是中国把建筑业归到房地产业里面,实际上房地产业就是一个皮包产业,它是什么都不做的,就是靠关系公关拿地,到银行贷款。他自己没有钱的话就预售房,原来不挖坑就预售,现在挖个坑才能预售,盖几层收次房款盖几层收次款,让老百姓来承担成本,再就是从银行贷款。其中土地有土地局,规划有规划局,设计有设计单位,建筑有建筑商,质量有质监局,水电物业各有所属。在富裕农村建设中,几个识字的农民居然也能搞成连片的别墅群,令人叹为观止。

2008年底的四万亿刺激,使得中兵集团,中粮集团也来做地王了,荒废主业。外国的富人基本上集中在高科技产业、军工产业、金融产业里面比较多,而中国富豪大部分集中在房地产业,这本身就是一个畸形。这对年轻人产生一个误导,很多人的人生目标就是定位于买房子,觉得最好的就是从事房地产行业,所以很多博士、博士后转行到房地产业赚钱,这本身是非常悲哀的事情。笔者所在的医学博士班,居然不聊医学,大谈房子,甚至解剖学教授也大谈房子。

下一步习李政权向“土地同权,城乡一体化”进军,必然颠覆目前住房格局。

其次人口问题,

1980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1970年代我们国家综合生育率是5.8,到1990年降到了1.22了。1996年到2000年的数据,我们国家从1996年开始小学招生人数逐年下降,2007年和1996年相比全国小学数量从64.6万所减少到32.01万所,这说明小学生的数量在急剧减少,说明中国人口结构在发生变化。1980年初出生的人逐步替代70年代的人口成为购房的主力军,独生子女家庭结婚以后组成一个家庭,一对夫妇要同时从双方父母手里继承两套房子,这样住房就有一个突然扩大的过程,大概是2016年以后会逐渐体现出来。也就是说中国的人口结构将会改变住房的趋势,就像日本一样,日本从1990年开始房价下跌跌了二十几年反不过来身,主要是人口结构变化。中国人口拐点在2016年,之后房价大跌。

三是反腐力度的加大,贪官的房产多,有目共睹,随便举例如下;原杭州副市长许迈永因钱多、房子多、情妇多,被媒体称〝许三多〞据报导,许房产25套,现金14亿,情妇99位。原山东省副省长黄胜,涉贪金额贪污90亿美元巨款,包养有46名情妇,46套房产,家属已全部移民海外。前上海房产局副局长殷国元案发后,有的报道说是有50套,他所拥有的房产至少有30套总值在一亿元以上。随着习李政权反腐力度加大,不动产登记的推进,大量空置房释放。

四为财政金融方面。胡温政权时代,货币政策总体是宽松刺激的,房价问题背后是货币发行问题,20123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为 89.56万亿元,折合14.2万亿美元。而截至20123月,美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为9.8万亿美元。中国超过美国45%。根据中国M2预期增长 14%的目标及美国的平均增速测算,2012年底,中国的广义货币量将超过美国的53.3%——这是保守的估算。如果中国M2200927.58%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底,则可达到108.65万亿,超过美国71%。截止20145月末,M2总量为118万亿。习李政权由全面宽松改为定向宽松,印钞有所放缓。本届政府居然出现钱荒。说明本届政府的改变,房价缺了货币的刺激,开始转向了。

我国的货币发行是以美元为锚,以退税鼓励出口,出口得到美元上交外管局,换取央行官方比例人民币。因此,出口越多,外汇越多,人民币印的越多。这么多的外汇又不让买我国所需的外国高科技及战略产品。只能买美国国债,等于又把钱借给美国买中国产品。恶性循环的事,上届政府干的不亦悦乎,说明思维僵化的厉害。但本届政府惊醒了,开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立自贸区,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对外双向开放,更重要的是建立“金砖银行”,去美元化节奏明显。

其五,国际金融方面,在美元2008年次债危机中,美国任其资产泡沫破灭,从而实现制造业崛起。Iphone56也席卷全球了。中国4万亿加13万亿不但维护泡沫,而且吹的更美丽更妖艳。在美元的大宽松负利率时代,无法投入到美国资产,于是大量国际投机美元涌入了中国,换成人民币也过来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帮助中国吹泡沫。问题是,经过四轮量化宽松后,现在开始缩减了,下一步肯定要加息,如此,美元的洪流将回流美国。最早在2015年,晚则2016年,破坏性是巨大的,看看日本,看看拉美,看看东南亚就知道了。有人说我们不会出现日本失去的20年。日本有国际知名品牌,如电子产品汽车等。中国的制造业都去搞房子了,最近的马云成首富了,终于不是地产商了,是玩电子商务,整合资源而不创造财富,即便如此,马云只占7%股份,最大赢家是日本软银孙正义占37%股份。中国能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居然都是国企,特点是对内垄断,规模取胜,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最近的中石油窝案可窥一斑。 国储铜事件主角刘其兵,任职国储进出口处处长,在国内经济开始腾飞,大量用铜之际,2005年居然做空伦铜,违反基本常识,应该做多,最不济买入做多交割接货,国内使用就行了。做空卖出,而我国缺铜,国外机构根据常识知道其没有铜可卖空,从而成功逼仓大赚。致使发改委下属的国储截至2007430头寸基本清理完毕时损失折合人民币9.2亿元。在国内,想涨就涨,想跌就跌。横竖总是赚。

再举一例,中航油集团新加坡公司总裁陈久霖2003年开始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这是一种像“押大押小”一样的金融赌注行为。陈久霖和日本三井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戈利银行等在期货交易场外,签订了合同。陈久霖买了“看跌”期权,赌注每桶38美元。没想到国际油价一路攀升,陈久霖“押了小点开盘后却是大点”。 中航油损失总计5.54亿美元。他们居然忘了我国也是贫油国,入世了,经济好转,急需大量石油和铜,结果卖空,把自己国家当成沙特阿拉伯了,当成铜国智利了。他们的依据居然是石油从来没有高过38美元,伦铜过去60年没有高过3000美元,中国人居然没有发现中国因素,没有发现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可见思想僵化的可怕。结果石油在中国经济腾飞之时,最高达147美元,后来铜涨到了8000美元回调后冲至1万点高位。为什么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呢。思维定势思维僵化要不得。

    2014年美元明显回流,中国资产泡沫要破灭,螺纹钢已从4000元一吨跌倒了2700多了,铁矿石也跌到590元了,焦煤也跌到700多一吨了。美元指数已站上84了。趋势不可逆了。中国的房产开始转向了。

其六,环境污染因素迫使政府改变经济结构。

近两年,大半个中国雾霾越演愈烈,尤以华北为甚。何也?世界钢铁在中国,中国钢铁三分之一在河北,河北钢铁三分之一在唐山。在多方面刺激下,房价暴涨,需求更旺,钢铁需求居高不下,山西的焦煤烧成焦炭,在河北焦炭高炉将铁矿石变成螺纹钢。在整个过程中对空气污染巨大。十年高速扩张的结果就是雾霾爆表,中南海也不列外,常委们能不改变这一局面吗?最近山西窝案可窥一斑。2005年后,山西的国企及政府领导以小煤窑安全事故频发为由,整合重组,期间7000万嫁女的邢质斌及国企领导们获得大量优质矿产,政府官员得到的好处详见中纪委网站。在此不信谣不传谣。之后扩大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大生产,结果,有钱了,嫁女了,后过剩了,掉价了,雾霾了,出事了。政治生态出问题了。因为两个小偷居然扳倒了山西半数常委,省委书记也换了。

七,地缘政治,随着中国的去美化,和俄罗斯伊朗及金砖国家关系紧密,必然导致美国教唆日本菲律宾越南对抗中国,对于老大来说,任何不听话老二都是对手,致残而后快。美国对于苏联俄罗斯,日本英国所为可见一斑。同理,任何敢于挑战毛主席权威的政治二把手下场都是悲惨的,彭德怀如是,刘少奇如是,林彪更如是。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已重返亚洲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已经构建,却没有中国,因为正是为了对付中国。俄罗斯今天所面临的的地缘政治危机,就是明天中国所面临的,甚至更加棘手,届时,房价必跌。汇率必跌,如同卢布的下跌一样壮观。前苏联勃列日涅夫年代卢布美元11的交换水准,前苏联危机爆发后,卢布大跌逐步跌到戈尔巴乔夫下台时是20卢布,到普京手上是26卢布,现在是38卢布。除了在叶利钦当政时卢布汇率没动外,卢布一直在大跌,本次乌克兰事件,欧美国家制裁俄罗斯,卢布大跌从32开始下跌到现在这个样子。

 最后,公众的投机投资心理的思维定势问题。在房价上涨阶段,买涨不买跌,越是上涨,购买的越多,自我正反馈强化模式。没有房的着急,想方设法买房,有一套的后悔只有一套,因为上涨了,赚少了,再卖一套两套,贷款也要买。流量决定价格,而不是存量。有人说房子保值,其保值功能远小于黄金,黄金10吨的抛出流量居然引发惊天大跌。典型的流量决定存量价格。

411,路透社报道称,欧盟执委会文件显示,塞浦路斯政府同意出售多余黄金储备筹资约4亿欧元,这将成为欧元区四年来最大规模的黄金出售,消息公布后,黄金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尽管塞浦路斯涉及的黄金量不大(大约10吨)。记住,全球的黄金有13.74万吨。2013.4.15纽约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6月交割黄金期价收于每盎司1361.1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40.3美元,跌幅为9.27%,收盘价创20112月以来新低。中国大妈的思维定势是,黄金必涨,于是抢购黄金,于是巨亏,现在还没有解套。所以要打破思维定势,实事求是,解放思维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房价一旦预期改变,下跌剧烈,所有原来上涨的动力全改变为下降的破坏力。

 

    因此,需要“打破思维定势僵化,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