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渠先生夜话(19-21)


181.吴敬琏先生在2003年时曾反思说:“我们搞市场经济的人,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个天真的想法,认为只要搞了市场经济,一切都会好起来。但经过这么多年,我看到市场经济也有好有坏,我改变了这点天真的想法。”

苗实:如果谁能够提前走出教科书经济学,深入到真实世界中去,那么我想谁就会醒悟得更早。毕竟,教科书经济学注重抽象思维,而真实世界注重综合思维。

182.苗实:中国一直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1992年以来。但是,我记得魏杰先生说他当时主张直接提市场经济。说实话,我支持魏杰先生的观点。毕竟,市场经济是大众以分散决策为基础来自由参与的经济形式,根子是私有制为主。

183.苗实:相比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吴敬琏先生曾经提出过政治文明下法治的市场经济。就迎接全球化,以致于与世界接轨而言,这个社会主义,不仅应该包容市场经济,还应该接纳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毕竟,先进文明不可人为割裂。

184.苗实:如果市场经济没有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来保驾护航的话,就势必扭曲为坏的市场经济。那么,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的社会主义就难以独善其身了。所以说,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万万不能没有好的市场经济。

185.苗实:中国选择性地迎接全球化,以致于选择性地与世界接轨,势必人为割裂先进文明,不是虚怀若谷,而是刚愎自用。长此以往,就会不伦不类,直接掉入“定位模糊,角色错位”的陷阱而无法自拔,甚至导致中国复兴半途而废。

186.苗实:有人问我,在中国搞理科,可以有院士的地位,而搞文科却没有,这是为什么?我说,从道理上,文理应该平等,理有院士,文当然必须有院士。而问题是,文人老爱给政治找事,一旦地位高了,就更是如此,毕竟难以约束呀。

187.苗实:邹至庄先生认为,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里发展如此迅速,主要源于三大动力:[1]人力资本;[2]市场机制;[3]技术差异。并且,在至少未来10~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经济每年增长速度仍将高于8%。我看,市场机制的确立还没有彻底完成,顶多也就是半边天。所以,中国的发展空间还不小,只要政府宽容民间力量。

188.苗实:同个人有理想一样,中国可以有美国梦,但是每前进一步,必须脚踏实地。不论是引进市场经济,还是跟进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都需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长期地探索,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在不断的调和中艰难前进。

189.苗实:一个好汉三个帮,市场经济也一样。譬如,民主政治.法治社会和道德人心都是市场经济的好帮手,如果离开它们,市场经济就会扭曲,最终沦为“坏的市场经济”,从而丧失优越性,暴露劣根性。如此,千疮百孔,祸患无穷。

190.苗实:中国改革之所以出现停滞,我认为主要还是意识形态的干扰。譬如,一直强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各方面资料看,社会主义是第一位,而市场经济是第二位,而且引进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所以,相当纠结。

191.苗实:如果为了真正搞市场经济的话,中国改革不会半途而废。而且,还会积极跟进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以进一步跻身现代文明国家。所以,现在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有非常大的局限,至少社会主义概念必须做出重大修正。

192.苗实:大体而言,中国社会生产力有待进一步解放的空间非常非常大,与先进国家相比。现在问题是,旧制度顽固抵抗,新制度难以建立。也就是说,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说,主动改革比被动改革好,就当局而言。

193.苗实:在中国,公有制的问题必须解决,也是时候了。而且,必须明确的是,改革是第一位,公有制是第二位,公有制要为改革让路,而不是相反。毕竟,改革事关全局,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公有制容易导致公有私用。

194.张五常:无论数据如何详尽,描述如何客观,个人亲历其境的感受重要。数字及描述的就是那么多,读到的感受跟亲历其境的感受可以有很大的差别,而感受出错,分析可以闯祸。佛利民在生时对我说过几次,对经济感受不好的人不应该学经济。

苗实:这个相当有同感,而且只有在真实世界中彻底经历了,才会深以为然。毕竟,数据是间接,体验是直接。

195.张五常:数据与史学家的描述不论,当年的大萧条究竟是怎样一回事我拿不准。在史实上知得远比我多的大不乏人,但他们可没有真的切身感受过。要理解今天面对的困境,大家都希望能温故知新,但往事究竟是怎样,要读哪些书哪些文章才对,不容易取舍,免不了要用上自己的想象,猜测成分是无可避免的。

苗实:就这一点而言,经济学本质上是人心对人心的学问,想象力不可或缺。

196.苗实:张五常认为,思想能力相同,际遇一样,用功与耐力打个平手,经济学是寿命长者占优。数学可以很早有大成,因为可以单靠天赋。牛顿与爱因斯坦是物理的,二者皆在二、三十岁时昙花一现,足以惊世骇俗,不需要再研究什么。化学及生物学需要很多实验与数据,而这些数据不一定是自己研究所得,一般信得过。经济的理论及学问的本身,远不及自然科学那么湛深,但验证却远比自然科学困难。真实世界是经济学的实验室,学者无从调控,也难作试验。观察容易有偏差,而一般的数据皆有问号。是的,对经济现象的判断往往要讲感受,而这感受一般要亲历其境。这是说,经济学虽浅,但经验远比其它科学来得重要,所以条件相若,长寿者胜。要我说,经济学自始至终是经验科学,更是人性之学。如果对社会中的各色人等没有深入而彻底的经济学探究,你说你懂经济,很难取信于人。而且,做经济研究,年龄的优势相当显著。

197.张五常:我从来没有要求别人听我讲的。我没有本领改进社会,我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可以影响社会。我算什么呢?不是什么大人物,是小人物。你要听就听,不听就不听。我是从事经济解释的,解释什么政策会有什么效果,但我不是改革者,这不是我的专长。我只不过是用我所知的解释给你们听,你们不听我知道自己是个小人物。

苗实:张先生已经到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境界,也许只有上了岁数,心真正静下来了,才会更明白。

198.张五常:80年代的时候,中国没有海归派,西方的影响也不大。北京的朋友当时都在摸索,多读我的文章是不难理解的。你读我的文章不可能完全不受我的影响。你爱读我就写,不断地解释。走我的学问路线的人只能这样做,也应该这样做。至于有没有真的影响力是无关宏旨的。我没有雄心,也没有野心,有的只是一点关心。

苗实:好一个张先生,没有雄心,也没有野心,有的只是一点关心。其实,作为一个学问家,年轻时候需要雄心和野心。但是,学养深厚以后,才应该多一点关心。

199.张五常:经济学家没有责任比有责任好。我知道有些后起之秀说自己有什么责任。他们还年轻,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我认为做学者的最多能做得到的就是解释。解释了你不懂我再解释。解释到不想再解释的时候,就不解释了。

苗实:学问家就是搞解释,说到根子上了,一点没有错。还有,这个“经济学家没有责任比有责任好”的观点,我更是心悦诚服。

200.苗实:张五常先生认为,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经济与自然科学有一处重要的不同:那是经济要有很长的时日及经验才可以有足够的掌握,而其它科学可没有这样的要求。我看,这个话相当地道,经济研究没有足够经验几乎做不出来好东西。当然,如果有数学的助力,年轻人也可以在论证层面有所作为。

201.苗实:我有一个感觉,那就是:ZF在犯罪,而老百姓在受罪。为什么?真正的原因是ZF没有尽到维护市场秩序的责任,反而时常自以为是地去破坏它。这样一来,市场被严重扭曲了,效率和公平急剧下降,而老百姓自然就遭殃了。

202.苗实:在中国,旧制度不改革,势必招致大革命重演。如果真正到了颠覆社会的地步,那担负重大责任的精英们就是十足的罪人。为什么?他们曾经主导着整个社会,而出现倒悬之急,他们当然责无旁贷。毕竟,他们负责着制度修正。

203.苗实:有不少学者.企业家和官员认为,只要把自己分内之事干好就行了,没有必要担忧国家大事。其实不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何况社会精英?除了日常工作,就是要抽空反思国家运行的得失。而且,要建言献策,不断呐喊。

204.苗实:经济学家,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不免将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即便个人遭遇多么大的困难,也痴心不改。譬如,马寅初.孙冶方和顾准等。而且我认为,经济学家不可以宽容时代,而时代却应该宽容经济学家。

205.苗实:克鲁格曼认为,经济学家作为一个群体,整体地迷失了,以至于对经济金融危机毫无预测能力。原因是,他们把经济学模型里的beautiful mathematics 误认为是现实了。我看,经济研究必须以现实为基础,数学不能喧宾夺主。譬如现在出现的情况是,即便你有敏锐的经济直觉,如果对数学不是很在行,想进入专业圈子,已经越来越艰难了。不过进一步说,如果在经济学上一味沉迷数学游戏而不注重调查研究的话,那么经济学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206.苗实: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经济研究也不例外,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毕竟,经济学是经验科学,既不能指望从天上掉下来,也不能依赖天才的头脑想出来,切忌脱离现实环境。

207.CHENYUN: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因为我们的改革,问题复杂,不能要求过急。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时步子要小,缓缓而行。这绝对不是不要改革,而是要使改革有利于调整,也有利于改革本身的成功。

苗实:中国的改革开放,理论准备有一些,但是不是很充足,所以试点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这个局面,对地方政府的官员就非常有考验意义。如果他们这个群体智勇双全,好钢用在刀刃上,完全发挥出来了,那么,后来对全局的贡献就不可估量。

208.苗实:听经济学界一大佬说,现在说话特别是真话有点难,还是像哑巴比较好,不会带来麻烦。我回道,中国这个独特地方,本来就没有制衡,如果再没有真话提供苟延残喘的给养,估计浑身会鼓起许多大包,然后溃烂,臭不可闻。

209.苗实:CHENYUN说,谁抢到了知识分子,谁就抢到了胜利,谁就可能有天下。我看,如果真正尊重知识分子,就给予或恢复他们应该拥有的自由,让他们独立学术,自由思想,敢于说真话,活跃思想市场,而不是像制高点那样被抢占。

210.苗实:CHENYUN主张,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而且,这15个字,前9个字是唯物论,后6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要我说,搞经济研究,就必须上升到这样的思想高度,才能提出切实可靠的观点。而现实中,唯上的有一些,唯书的也有一些,当然可以有,就是不能让他们主导局面。否则,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