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失控》读后感(五)


 《失控》读后感(五)

 
文/顺风
 
顺风的微信个人帐号:yzwuboyz
 
顺风的微信公众帐号:shunfeng3436188
 
群体智慧也可视之为识别和交流功能在群集化叠加后的自我进化反应,蜂群、互联网、人脑神经网络等通过结构简单的底层单位的复杂化互动在更高结构层面产生质变,推动这种质变的量变并不是单一的,其实质内容既包括个体数量和互动的增加,也包括信息量、关系量、协同量、价值量、功能量等多方面的增加。
 
引发群体智慧质变的最核心量变因素在于自主性、互动性,分别对应哲学意义上的“存在”运动性和“联系”开放性,而联系性为存在和自主性之基,因此终极而言,基于组织、协同、沟通和价值交换的“互动”是一切智慧的根源,恰如东方文化所认识和概括的“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所以简单而言,影响“失控”的最根本因素在于个体间互动性的增强,但这仅对同一系统中有可比性的个体而言。在多层系统中,子系统之间之所以各自存在和独立的前提是相互的特定关系的决定性,这既包括规则、联系、交换的独立性,也包括文化、历史、前途的差异性,但总有某种共性将其统入一个更大系统。
 
而基于“子系统”与基于“更大系统”的智慧生成法则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机制和结果,同时,因为系统的相关性也存在某些共性法则,比如“互动”量变法则。不过“更大系统”的成员既包括所有子系统各自的个体,也包括所有作为一级个体的子系统,子系统间的“互动”量变增加了更大系统智慧演变的复杂性。
 
“更大系统”的“失控”很可能更加取决于子系统间的互动量变,这主要是考虑到不同子系统内的个体跨系统互动的量变受到子系统的独立存在逻辑的限制。基于宇宙无限原理,系统层级在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展,在不同层级上的智慧发展也有着无限的可能性,相应地所有系统层级的失控形态方式也将趋于无限多样化。
 
在横向之外“失控”的“更大系统”中纵向层级间互动是否存在?答案是肯定的,但同时也是神秘的,因为答案根本无从确定和预测,“失控”本身就是答案。不过人们可以思考另外一个与之相关联并相对可以捉摸的问题,那就是层级的量变又将带来什么?有限层级系统中层级数并不重要,但层级规模化之后则难说。
 
比如从微观到宏观的粒子和空间物理角度看,即便从人类目前已知的最细分粒子到宇宙之间,总共也不过数十个层级,一旦人类在未来能够“真正”接触和认识到足够多的层级规模,对于具有规模化层级数的更大系统而言,随着层级数的量变,从会形成全新的某种联系法则的质变,那将是一种纵向意义的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