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后金融危机阴影下的苏格兰惊悚


西方后金融危机阴影下的苏格兰惊悚

苏格兰独立公投结束了,脱离大不列颠的苏格兰努力虽然貌似失败了,可谁都清楚,这一公投对大不列颠中央政府的权威及长远实力的不利影响才刚刚开始。因为英国政府再也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就卷缩在威斯敏斯特宫吵吵嚷嚷的议员们的身后,继续的高谈阔论。同时,大英帝国中央政府再也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紧跟在美国的身后,拿着纳税人的大把钱财,面对大欧洲总是一个劲的说不,从而无偿的替美国起到牵制整个欧洲的二鬼子的作用。与此同时,又任由英镑虚头巴脑的升值,以掩盖其千疮百孔的英国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里的抱残守缺。

无论苏格兰独立公投的结果怎样?相当接近的公投结果,只能把英国政府推向弱势的边缘。公投之前,由于保守党政府痛感走投无路,不得不对苏格兰开出政策赎买巨单。这样的政策赎买在西方的政治环境里是不可能在事后食言的,即使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政府,也不可能这样言而无信,全凭技巧混日子的首相卡梅伦先生,就只剩下逐步兑现承诺这一条路可走了。苏格兰政府首席部长萨蒙德及其支持力量已经在公投中展现了他们的政治及社会实力。

不能不说英国政府为苏格兰能留在英国里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些努力其实大大的降低了英国中央政府的权威与实力,以及执政效率。饮鸩止渴的英国政府努力其实潜藏着巨大的隐患,因为诸如威尔士、曼彻斯特、北爱尔兰等地区及城市,都在等着看苏格兰公投与后续英国政府兑现承诺中,究竟都有哪些与自己息息相关。实际上,但凡联邦制的国家,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非西方国家,都存在巨大的,长期的分裂危机,只是要等一个恰当的时机,来表现其冲击的烈度,而以往人们总以为,这种令国家实力碎片化的事态,只会出现在非西方国家当中。

存在类似分裂危机的欧洲国家是比较多的,这在根本上是因为欧洲国家本就是一系列碎片化的小公国所组成的。欧陆公国是欧洲中世纪历史时期的社会基础,在一定的大势冲击之下,欧陆大地裸露出它原本浅表的岩石,还是可以理解的。

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意大利的撒丁岛与西西里以及德国的巴伐利亚,法国的科西加岛等,都是欧洲独立大潮中危险的暗礁。在世界后金融危机冲击之下,苏格兰实际上成为即将来袭的汹涌大潮的不妙先兆。西欧会否通过此类欧洲的进一步碎片化的方式,来化解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困境,增加欧洲发达的社区文化环境中的生活舒适性?还需要仔细的观察。

但是,欧洲社会的底层结构——欧洲社区肯定会在此类冲击中斩获更多的自主权,并分流掉其各自中央政府的更多的权威、权力与权益。欧洲各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式微,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一个观察热点。但是,后金融危机不仅会冲击非西方世界,这匹脱缰野马同样会冲击西方这个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西方国家的政治稳定正在成为一个破灭中的神话,这显然是一个崭新而重要的观察结论。这也就是说在江河日下中,谁也不能幸免,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金融危机的主要责任国,其中包括美英这一对在世界上依然横行霸道,污染国际权力的蛮横国家。尽管西方可以继续依托自己的政经优势与强大的社会沟通纽带,来维系其起码的内外平衡,但是,无论这一切可能的内外矛盾被以何种方式得到暂时的化解,其独立公投的政治诉求对西方世界的整体性危机化冲击与对西方各国中央政府权力的削弱,都已是不可挽回的了。

英国是一个长期以来最善于惨淡经营的,精于算计与苦心创新的老牌帝国,在这一点上,它比起更显笨拙与蛮横的美国要精明得多。可惜,这个智能发达而曾经光荣无限的日不落国,却因始终坚守西方凌驾于世界的苦心孤诣,而始终显得命运不济,而无论它在坚持强势帝国政策的同时,还作出了多少政治、金融及政策创新。

英帝国因内部的分崩离析与社区结构的异常发达,而走向国际权力式微的大势所趋已属必然。因为拥有高端社会与乡村贵族气息的威尔士、拥有异常发达的商业城市化资源及实力的曼彻斯特的独立要求,也是更为复杂而难以应付的;同时,北爱尔兰几乎就一直是英国的心脏病。如此,倘若放任共同独立,或若以赎买收买独立诉求,都会极大的削弱大英帝国的权威与实力。如此大英帝国权力终将会退入硕大欧洲的背影之中,而萎缩成欧陆列国中普通一员的宿命已难以扭转。现代英国的那无穷无尽的政经创新,都没能挡住它在固执西方狭隘政治利益上所犯下的保守偏执,给它带来的宿命与不幸。大不列颠开始出现内外崩解的逆反走向实在是难以避免。

 

老夏

201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