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看《光明日报》推介襄阳的两通版未提“千古帝乡”


惊看《光明日报》推介襄阳的两通版未提“千古帝乡”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4年9月23日
9月23日下午,在大连与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多位管理人员现场交流了物业的精细化管理以后,在襄阳政府网首页的醒目位置上,看到《<光明日报>两个通版大力推介襄阳“一城两文化”》,全文如下:
【襄阳政府网消息】9月21日,《光明日报》大型策划“中国文化江河”专题中,以“大江击浪立襄阳——汉江”为题,除在该报头刊发消息进行推介外,专门在10-11版以通版的形式,大篇幅、多角度、图文并茂地对我市“一城两文化”和打造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内容进行了集中宣传推介。据了解,这是该报今年推出该系列策划后推介的湖北省首个,也是汉江流域首个城市。
两个通版稿件是该报记者深入我市采访后,以文字、摄影、书法、美术等艺术形式,多层次展示了“一城两文化”和襄阳文化艺术上的成就。两版稿件主要由“滥觞的文化之水”、“他们喝过汉江水”、“襄阳味道”、“程河柳编”、“书法名城”、“老河口木版年画”等板块组成。其中,“滥觞的文化之水”重点对襄阳“一城两文化”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浅出地阐述;“他们喝过汉江水”对襄阳历史文化名人诸葛亮、孟浩然、米芾和中国寓言家协会会长凡夫等进行介绍。此外,该报还刊发了我市散文家席星荃撰写的反映乡愁的文章《古城墙的时光轴》,并配发了记者采访手记,对襄阳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成就予以充分肯定。
 
《光明日报》以两大通版宣传、推介襄阳,这对于襄阳来说,是一件难得的好事。这对于2003年11月7日在襄阳领到失业证的刘先明来说,感到非常亲切,因为《光明日报》2004年11月15日曾发表了该报记者撰写的《健康白酒: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文,这一文章的发表,让刘先明多了一个“白酒专家”的称号,详见:
先明工作室首席咨询师、白酒专家刘先明认为,健康白酒一二十年内不会对传统白酒造成太大冲击,更不可能成为白酒消费的主流。因为白酒对大部分消费者而言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功能性产品,而是非常情绪化的文化性产品。健康白酒改变了传统白酒的重要特征,必然使其失去传统白酒的文化价值,只剩下产品价值。对于大部分白酒消费者而言,白酒文化已经形成了白酒消费的重要依据,既然健康白酒没有了白酒文化(或不完整),消费者消费它的理由自然就显得不够充分了。
 
因为7月29日中国网在五分钟之内连续发表了刘先明三篇质疑襄阳“千古帝乡”口号的文章,创下了中国网的记录。详见:
中国网_新闻中心
1、网友:“千古帝乡 智慧襄阳”不宜作襄阳旅游口号 07-29
2、襄阳竟把“阴阳图中的鱼眼”当成喊“帝乡”理由 07-29
3、网友对口号提出异议襄阳“千古帝乡”能喊多久 07-29
 
因此,就特别想看一看9月21日《光明日报》宣传襄阳的两大版中,是如何说“千古帝乡”的。
让白酒专家刘先明惊讶的是,9月21日《光明日报》宣传襄阳的两大版中,竟然没有出现“千古帝乡”这四个字。详见:
汉江:大江击浪立襄阳
 
按说,9月21日《光明日报》用了两大通版来宣传襄阳,这应算是一次宣传、推广“千古帝乡”这一新口号的大好机会,可是,为什么在这两大通版中,却没出现“千古帝乡”这四个字呢?
白酒专家刘先明认为,这值得“智慧襄阳”里大喊力推“千古帝乡”口号的官员和专家们好好思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