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的安全问题浅析(四)当代经济体的安全特性


〔 接上《中国经济体的 安全问题三 》 〕

二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来分析。

前面我们讨论过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的经济活动就逐步由生物性个体,到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生存需求活动,演变到氏族部落的主要以血缘关系和地域为纽带的经济活动,当经济活动中产生了互通有无的交换行为后,人类的经济活动就进一步演变成高于生存需求的社会行为,人类的财富观念得以孵化而生了。以国家为形式的人类政治组织形态的出现,使得财富的观念得以放大,这就是国家财富的产生。在前面我们还探讨了人类保护和放大自身经济和利益的活动是自始至终同时伴随着日常经济活动的。这种行为其实最初可以称之为生存本能行为,继而 演变成为个人或团体或国家的群体自觉行为。而这种行为在社会进入资本时代后,人类把它演绎到极致,并表现出更高等级的隐蔽性和意识形态化,以及地区性和跨国性集团行为。这种行为就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本质或者说主题。之所以提出这一些,并非为了理论上的探讨,仍然是为了说明所有经济体安全这个命题,是个人类生存发展所有阶段必须面对和解决普遍性命题。中国当然不可能置身于外。

这里首先要说的就是经济活动的产成品,及服务手段,是体现经济活动的最终结果,货币在最初除了自身拥有的价值之外( 主要是使用的 价值),并无特别,只是在交换性的经济活动产生后,货币才拥有了其特殊的衡量价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今天,货币被用作资本而产生了当今空前发达的虚拟经济如金融,股票,期货,资本,债券等更高级复杂的经济活动,这些货币的新表象,都是从本体经济或者叫做实体经济产生,反过来体现或者深刻影响着实体经济活动。

当今两者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借着现代高度发达的通讯网络技术,基本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发达的虚拟经济除了显而易见的便捷和高效,更使得个人,团体或经济体的财富积聚和爆发,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实实在在的机会。事实也是如此,随着人工智能和通讯的飞速发展而诞生的财富奇迹比比皆是,只是虚拟经济同时也具备了诸多的不确定性甚至危险性,同样的事实也充分的证明了,建立在这种经济形式基础上的财富神话,也可以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我们要从经济角度探讨中国经济体的安全问题,就首先要探讨这些当代经济的典型特点,从这里出发结合中国经济体的现状,就容易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建立一个安全健康,开放有序极具活力的经济体

其次,我们要研究一下中国经济体自身的一些特点。中国经济除了其庞大的规模,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及诱人的前景外。自身也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有些还是关键的问题。比如,国内经济活跃程度严重不足,内部消费需求低迷,超高的存款率,不能成为经济可依赖的增长动力。地区经济发展仍然严重不平衡,可作为政治经济军事大后方的内地和西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全国经济结构仍然不合理,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总体需求。全国各地区收入差距明显,特别是高收入群体与平均收入差距严重拉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等。即使这样,这些问题依然可以作为国内经济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假以时日来解决。提到安全层面上关乎中国经济体安全的因素,还需要着眼于探究对外的经济关系。从这个角度看,金融的安全就会是经济体安全的首要的因素。

前面也分析过当代金融资本市场的特点,在此条件下,中国由于是后起的新兴市场的代表,其发展迅猛,以及急剧扩大的规模冲击着原有的市场格局,大有以新贵的身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重新制订游戏规则之势。无论从资本的本性,或者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旧的既得利益集团绝不会和平的,轻易地退出其地位,遵守既定规则与新兴市场平等的交易,因为作为国际金融霸主的美国经济体,它所追求的是不仅仅是规则利益,它的基本的目地从开始起就是“民主的 ”“ 和平的 ”从国际市场上,攫取绝对的霸主试的超市场收益,以维护其政治,军事霸权地位和美元经济霸权地位维持其高消费的社会运行。

简单考察一下战后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建立的过程,和美国遏制欧盟经济一体化,逐步扼杀欧元的过程,就可以窥察其本来面目。战后倍受资本主义世界推崇的经济学家,现被中国经济“精英”们奉为祖宗的凯恩斯所推出的‘’特别提款权‘’方案,为什么夭折,欧盟一体化进程为什么如此艰难,欧元区推广为什么一波三折,英国为什么不加入欧元区,等等,多问几个问题,就能发现被大肆吹嘘的国际化舆论下,掩盖的事实真相。有兴趣的的读者可以参考作者职业日志里转载的一篇,名为《 货币战争进入白热化世界未来走向就取决于这次战争结果 》的论文,作者天随人愿,详尽的分析了目前的美国QE政策现状和近期走向,明确指出其以牺牲新兴经济体国家利益为目地的自救政策。不在此重复。

如此可以看出,当今霸权的经济体在不惜一切手段的维护其霸权地位,并不考量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如果加上这一项考量,作者并不认为资本世界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们,乐意见到标榜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经济上完全超越资本主义,主导世界经济新秩序。所以,在中国不计代价和主权的开放自己经济领域吸引外资的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国家,并没有对等开放相同的领域给中资企业进入,比如通信业,水政行业,能源行业等,因为他们更清楚这些行业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在这里他们并不需要进行任何规则性的掩饰。

天量的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借中国政府监管机制缺乏,经济安全意识薄弱,地方政府追逐政绩,中国国内融资市场不发达,及一部分人崇洋心理,大肆收购并吞优质科技,互联网及高收益企业,以合法的外衣鲸吞中国经济的血液,已达惊人的数目(请参看作者日志里转载的《谁把阿里巴巴逼成样买办?》)。以互联网为例,国内知名互联网商业品牌,如百度,网易,搜狐,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均为注册与中国境外的企业,并且主要由外资运作。作为未来经济竞争制高点的新技术产业几乎被外来资本全部掌控了。极剧讽刺性的是,其中有些企业比如阿里巴巴,其掌舵团体一直以自己为本土企业面目出现,与其他外企互联网巨头一道企划中国互联网的未来,殊不知自己就是外国资本利益的代言人,也称洋买办。个人的成就虽然值得赞赏,可比较一下国家利税的损失,和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损失和风险,以及他们死死掐断了中国真正本土民族互联网企业的命脉,断送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我觉得足以让人惊出一身冷汗。因为互联网可以说是各个国家的信息宝库,几乎可以在上面找到一个国家全部的的公开半公开,甚至许多机密信息,一般社会民众的信息就更不用说了。思考一下,当中国的各种信息都是以外资互联网为平台在交流,而这些平台能假以本土的假面具,不仅疯狂地抽取中国经济的鲜血,而且堂而皇之的收集中国情报,我觉得还是得惊出冷汗来。互联网上的信息完全可比喻为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商业民情等等的DNA,被对手随便就拿在手里,真是令人费解。不要忘了美国的互联网行业连加拿大人都不能染指,也不要忘了美国不惜代价在保护互联网霸权标志“  .Com ”域名。更不要忘了美国早就建立了强大的网军,不仅有军事专业的,更多的是经济专业方面的。分析至此,我所能想到的只有一个词,那就是安全。

认真研究一下,中国改开以来国际国内发生的有关金融方面的事件,无论亚洲金融危机还是美国次贷危机,头脑冷静的经济家们应该看到过度参与国际化带来的危害。一个索罗斯对冲基金可以把最具前景的亚洲四小龙一个一个打翻在地,后面的眼睁睁的看着前面的倒下,却只能等着自己的沦陷而无任何反抗之力,几十年的发展积累瞬间被掠夺而去。而一个美国内部房屋借贷公司的债务问题就掀起了席卷世界的金融风暴,许多国家甚至面临全面崩溃的危险。在这两次金融风暴中,中国恰恰因为没有过度参与国际的金融资本市场,成了一个唯一受冲击较小的经济体大国,不仅以香港金融市场为前沿阵地,彻底的击退了国际资本的疯狂入侵,而且赢得了各受灾国的追捧,各国政要纷至沓来,以期得到经济援助,中国也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以燃烧自我的,中外历史从未有的牺牲方式,中流砥柱式的挽救了世界经济。虽然付出了代价,但是为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恢复起到了主要作用。试想,如果情况相反,中国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又有谁能够帮助中国呢。

回来再看一下广东省。在这两次典型的国际性的金融危机中之所以没头像台湾,泰国,日本一样一蹶不振,萎靡连年,只是因为其有雄厚的国家资源和与内陆省市的贸易支撑罢了。但是该省遭受的巨大损失,放在任何一个小型经济体,都会成为其不可负担之痛。

因为当代国际市场的高度一体化,使得一旦危机来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置身其外,或能够迅速反应,采取措施止损防失。而且这些潜在的危险具有不同以往的不确定性的,很难预期。即使有个别独具眼光的学者预言出来,也会被经济利益的浪潮淹没,不被人重视。试想如果个别强国有意用国际经济与贸易 或货币的的手段,人为地制造针对另一个经济体的经济战争的话,被攻击者如何应对?这应该是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复杂形势下,更加显得突出。

从经济的方面着眼研究,还可以从中国国内经济结构着手,比如说目前国内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房地产,这种并不对对外贸易起大的推动作用,更不能起到安全防波堤的产业,更容易反过来受到对外经济的反向作用,引起社会的躁动和不安,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民以食为天,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民以食,经济的安全,就是保障民食的必有手段。如果经济安全出了问题,社会安定,政治安定,必出大问题,对中国尤其如是。纵观中国历史社会动荡时期与朝代更替时,必先乱于经济方面。数千年的教训历历在目,不可不慎。这些道理,资本世界的精英们不会不懂,所以改开以来针对中国的经济袭击从来没有停止过,豪夺中国的战略性自然资源也从来没有止息过。关于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斗争不会停止,只要美国需要,就会从各方面对中国施压。难于理解的是中国大多时候在配合着美国要求,人民币从8元以上升值到目前的6元以下,结合一下这么多年的货物贸易与3万多亿的美元外汇储备,有心人可以计算一下这里中国的得失。

总而言之,中国经济体作为国际新兴经济的代表,首当其冲地站在了国际资本冲击的最前沿,自身的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前途的战略大事。也关系到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发展问题。必须尽早筑起防波堤,对未来有可能要面对的方方面面,大大小的经济战争,做好预案,建立经济预警机制,立足国内,合理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效率,制订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并科学研究国际经济各方面课题,做到知己知彼,在此基础上,制订科学合理的对外开放政策,设立一个安全的经济对外开放度指标,在保障自身经济基本安全的条件下,稳妥的扩大和增加对外交往,是为上策。决不可一味冒进,把自身极其庞大的经济体视同无资源的岛国经济,依赖对外经济活动而生存发展。还要正视的一个关键是,国际经济的运行规则绝大多数仍然是由西方国家制订的,解释权仍然在他们手里。

〔待续〕下面一章将要分析为什么中国处于发展经济,中兴中华的极重要的战略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