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网友要求,今天抽空介绍一下我所处农村的真实情况。眉县,西距宝鸡90公里,东距西安110公里,境内有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红河谷森林公园.扶眉战役烈士纪念馆和张载祠,还有太白酒.砖瓦机械.猕猴桃和老牛面粉。下来,我逐一介绍一下眉县农村的真实情况:
其一,我所处的这个小村子(即小组)不大,140多户,500多口人,700多亩地,6眼机井,水泥路面,太阳能路灯,通电,通网络,通有线电视,通自来水,通天然气,家家户户都是二层楼和砖瓦房,二十几户有小车。
其二,主要种植猕猴桃,每户年收入三五万元,最多有八万元。当然,这只是猕猴桃一项的收入。如果算上平时打工收入,那自然还要增加三五万元。可以说,吃饭问题已经解决,村子里经常有猪肉.牛奶和鸡蛋的叫卖声。
其三,盖房,20万元左右;结婚,10万元左右。年轻人,上大学的很少,大多开挖掘机或搞电焊或做家具或做生意。
其四,过年穿衣,三五百很常见;压岁钱,百元也不稀奇;节礼,百元左右。平时过喜事,亲戚朋友少则二百元,多则上千元;邻居少则三五十元,多则百元。
其五,一般家里,电脑,电冰箱,空调,还有,拐地车,微耕机,电动车,摩托车,已经普遍了。
其六,家里的开销也不少,一般有三五万元。如果有学生上学,或看大病,等等,那就更多了。猕猴桃这个经济作物,投入特别大。如果算上劳动收入,属于凑凑合合,马马虎虎。就是说,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
其七,就业,三分之一外出,三分之一在县城或就近的工业区,三分之一在田地。
其八,医保报75%,养老每月发80元,贫困补助每月120元,残疾补助每月300元。这里的几个数据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其九,我所处的这个大村子(即大队),有资源优势,出了好几个千万富翁。当然,这个在城市不算多大气候,但是在农村,可是了不得的事情。
其十,我所处的这个大村子(即大队)有地理优势,发展还快一点。而有的村子就没有,面貌改变慢。可以说,猕猴桃产业在眉县兴起后,各个村子,总体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一点可喜可贺。记得,举办猕猴桃节的时候,潘长江还来表演过节目。
据百度百科介绍,眉县古称“眉坞”,是“中国猕猴桃之乡”,隶属于宝鸡市,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脚下,北跨渭河,属秦岭北麓半丘陵地带,总体呈现“七河九原一面坡,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貌特征。眉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多次出土西周青铜器、战国编钟等国宝重器,2003年出土的27件西周青铜重器,被誉为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眉县也哺育了先秦大将白起、三国蜀汉名臣法正、唐代医学家王焘、宋代理学家张载、共和国上将李达等一代代历史名流。眉县境内土壤肥沃,气候湿润,物产丰富,一年三季有花,四季有果。截至2011年,全县已种植猕猴桃27万亩,是全国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猕猴桃国家地理标志通过农业部认证。先后荣获 “中国果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县”、“中国猕猴桃无公害科技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省一县一业建设示范县”和“全省果业先进县”。截至2012年,全县总面积863平方公里,居全省第80位,其中农耕地374668亩,全县辖8镇123个行政村。2014年8月9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设立眉县省级经济开发区,隶属宝鸡市,享受省级开发区相关优惠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