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闻热点回顾(2015.1.4~10)2015第2期


一周新闻热点回顾(2015.1.4~1020152
The Weekly Hot News ReviewJan. 11, 2015
 
一周新闻热点回顾(201514~10
(把握当今时代风向,留下当代历史瞬间——何其行)
 
【巴黎连环恐怖袭击劫持案 “危情三日震惊欧洲和世界】
《中新网》110日电,从17日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编辑部遇袭造成12人死亡开始,法兰西连日来陷入多起恐怖袭击劫持案的风暴之中,情势复杂纠结,震动国际社会。9日,《查理周刊》两名在逃袭击者现身,劫持1人,数千警力强力追捕将其围困。而就在同时,巴黎市内再掀枪案,一男一女冲入超市劫持多人,并对警察喊话要求释放前述两名嫌犯,显示两伙人之间关联紧密。随后,警方强力进攻,两起武装劫持案中的三名嫌犯被击毙,一女性嫌犯下落不明(据称已逃到叙利亚)。但事件中,有四名人质遇难。法国危情三日牵动全球目光,终告一段落。
事发后,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内的多国元首和领导人向法国总统和政府致慰问电表示震惊、关切和慰问。
据媒体报道,本周日(11日)西方各国政要将来到巴黎,共同参加“我是‘查理周刊’、捍卫‘言论自由’”的百万人大游行活动。
这次事件在东方人看来,西方国家有过度强调“言论自由”之嫌。中国许多网友发文称,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恐怖行为肯定是错误的、反人类的,是各国人民都要谴责的;但是,西方国家也不能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侮辱、诋毁、冒犯他人和其他民族的宗教和信仰。媒体更应该掌握道德底线,不应当明知侮辱和冒犯人家仍然以此作为刊物增加销量的卖点,这是极其不应该的。西方人应当向东方人学习,要懂得尊重别人。《凤凰网》做了一次网上调查,有80%的网友认为西方强调“言论自由”是“过度”了。
还有媒体批评西方国家称,这几天伊斯兰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东北部的巴加镇进行屠城,杀害了2000多人,尼日利亚军政府向国际社会求援,西方国家和媒体噤若寒蝉、毫无反应,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
 
左图为警方在巴黎东北部的小镇达马丁-高尔与恐怖分子对峙
右图为警察向在超市里劫持人质的恐怖分子发起突袭
 
【小资料】译名答疑:《沙尔利周刊》还是《查理周刊》?
        《参考消息》报19日第12版刊登“译名答疑:《沙尔利周刊》还是《查理周刊》?”一文,对读者提出的疑惑给予解答,全文如下:
17日,法国《沙尔利周刊》的巴黎办公室发生血腥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2人死亡,震惊全世界。
人们在关注这一新闻事件的同时,也会注意到:新华社和《参考消息》在报道这一事件时,将杂志名译为《沙尔利周刊》,而其他一些媒体则译为《查理周刊》。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遭到袭击的这家法国周刊社的法文名为Charlie Hebdo,是法国的一家讽刺漫画杂志。Charlie按照法文名字译音,应译为“沙尔利”,Hebdo在法文里是周刊的意思,因此,经新华社参考消息译名室审定,法国这家周刊准确的译法是:《沙尔利周刊》。至于其他一些媒体翻译成《查理周刊》,则是把法文的Charlie当成了英文的Charlie来译名。根据英文和法文不同的发音规则,英文里的Charlie译为“查理”,但法文里的Charlie按照读音就应译为“沙尔利”。因此,法国周刊Charlie Hebdo应译为《沙尔利周刊》而非《查理周刊》。
新华社参考消息译名室是上世纪50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成立的全国唯一的官方新闻译名审定机构。(新华社参考消息译名室李学军)
 
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屠城  5天杀死平民多达2000人】
据英国媒体9日的报道,在5天的时间里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东北部地区巴加镇,屠杀了2000余人。尼日利亚东北部巴加镇的两名镇民称,博科圣地的武装人员进村后,便任意开枪射杀,随后焚烧建筑物。袭击行动从6日持续到7日。保护当地的政府军士兵已经在上周末逃离。
一名目击者说:我见到博科圣地的武装人员滥杀无辜,急忙和家人坐车逃亡……许多人横尸街头。一些妇女和小孩哭着求救。
尼日利亚军政府向国际社会求援,但西方国家政要无一回应。
英国《独立报》11日评论说,尼日利亚近日发生的事件是一场被遗忘的屠杀。
尼日利亚最德高望重的主教凯伊加玛在尼主教大会上,谴责西方国家忽视博科圣地的袭击。他表示西方多国对法国恐怖袭击所显示出的行动的意愿与对待非洲大屠杀的态度明显有别。
左图为“博科圣地”极端分子行动前做祷告
右图为被“博科圣地”极端分子杀害的民众暴尸街头
 
【中方祝贺金正恩生日:推动中朝友好关系向前发展】
《中新网》18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今天就中朝关系答记者问时指出,中方愿按照“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加强合作”的方针,推动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向前发展。
有记者问:18日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生日。中方是否向其表示祝贺?中方对今年中朝关系有何展望?
洪磊说,中朝是友好邻邦,两国间长期保持着友好交往的传统。中方已就此向朝鲜方面表示了祝贺。我们祝愿朝鲜人民在金正恩第一书记的领导下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取得新的成就。
洪磊表示,新的一年,中方愿按照“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加强合作”的方针,推动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向前发展。
左图为金正恩生日向朝鲜小朋友发寿糖
右图为20146月金正恩登上朝鲜海军潜艇视察
 
【斯里兰卡政坛更迭:外媒猜测新政府会否亲近日印疏离中国】
19日,世界各大媒体报道了斯里兰卡总统大选结果,被视为“亲华”的总统拉贾帕克萨败给在中国事务上持相反主张的反对派候选人西里塞纳。
据报道,虽然西里塞纳在当选后翌日表示,会继续奉行对华友好政策,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立即发出贺电,并称中方视斯里兰卡是可以信赖的朋友和伙伴,但外界对斯里兰卡日后的对华政策仍持观望态度。
据香港《南华早报》中文网112日报道,新任总统西里塞纳曾在竞选期间表示,若延续拉贾帕克萨的政策,斯里兰卡将“变成一块殖民地”。
《纽约时报》的报道称,印度政府认为四个月前中国海军舰艇长城-329号携带鱼雷、巡航导弹及360磅重的弹头驶入科伦坡港表明中国已经进入印度的后院。印度对此表示不安。
报道分析称,斯里兰卡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外交项目的重要关卡,但印度将其视为一个“包围策略”,会破坏印度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两国的战略利益可能在这里发生碰撞,这可能对西里塞纳的外交政策是个考验,对中国刚刚开始的“走向深蓝”的大国外交举措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考验。
图为西里塞纳19日在斯里兰卡科伦坡独立广场宣誓就任斯里兰卡总统
 
【美空军将直接与中国分享太空数据  此举意义重大】
日媒报道,根据今年7月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提出的一项倡议,中国已正式向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发出请求,希望与该司令部共享信息,防止今后卫星和卫星碎片在太空中相撞。美国此前就已经与中国共享了这些信息,但过去,这项工作是通过美国国务院进行的。根据中方的最新要求,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将直接与中国国家航天局联系。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29日报道,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司令约翰·海滕说:“中方已经表示,希望我们的运行中心直接向他们的运行中心提供数据,不再由国务院经手。”
报道称,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的这些数据,对于防止意外相撞或外太空事故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有可能获得美国的轨道数据。海滕认为此举“意义重大”,这个评价恰如其分。中美专业部门之间不通过任何一个国家外交部门的这种直接交流,有百利而无一害。此举也将成为拓展中美军事关系的越来越多的途径之一。
资料图片:2012上海第二届军民两用技术促进大会暨项目对接会上展示的北斗卫星系统模型。
 
【外媒:俄与北约空前对立  冷战时期也未曾出现】
古巴《拉美社》19日报道,俄罗斯立即对新威胁作出反应。国防部副部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指出,乌克兰加入北约将导致俄与北约的关系全面中断,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成为事实,俄罗斯将采取军事行动。
2014年,俄罗斯成功试射了不同类型的洲际导弹以展示远程打击能力。与此同时,俄罗斯还多次开展军事演习。俄总统普京强调,战略核力量在未来仍将得到优先支持,以便有能力穿透任何反导系统。
俄罗斯的新军事学说认为,装备高精度武器的北约军队部署在俄罗斯周边是对其国家安全的威胁。
虽然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带来了经济上的困难,但在军事领域,克里姆林宫将力证新军事学说并非只是一套理论而已。
左图为北约一天拦截26架次俄罗斯战机
右图为普京早在20082月就警告乌克兰:慎重对待加入北约问题
 
【普京参加俄罗斯民众庆祝东正教圣诞节活动】
据俄媒报道,17日俄罗斯迎来东正教圣诞节,俄罗斯总统普京前往教堂参加庆祝活动,并向所有东正教徒祝贺节日。
每年的17日是东正教的圣诞节,这是因为东正教历史上采用儒略历形成较天主教圣诞节晚13天。作为当今世界东正教信仰的中心之一,俄罗斯各地隆重庆祝这个节日。
普京日前在沃罗涅日州的奥特拉德诺耶村庆祝了这一传统节日到来,他在当地的教堂参加了礼拜活动。当天还有约450名教徒一同出席了活动。随后普京向教徒们祝贺节日,并且感谢当地教区长老为恢复教会和孤儿院作出的努力。
普京还参观了教区的部分房屋,教区长老介绍,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这里曾收留了约980名来自乌东部的难民。
左图为俄罗斯迎来东正教2015圣诞节,总统普京前往教堂参加庆祝活动
右图为克里姆林宫内东正教大教堂金碧辉煌的大厅
 
【陈水扁获保外就医许可引发台湾岛内一片喧哗】
台湾当局前领导人陈水扁15日获保外就医,引起岛内舆论特别关注和热议。
一方面,对贪腐深恶痛绝的人们认为,陈水扁保外就医,践踏了司法,轻贱了民意,陈水扁和民进党欠台湾民众一个深深的道歉;一方面,大多数绿营人士和陈水扁的死忠支持者欢欣鼓舞,认为这是绿营“九合一”选举之后的又一大胜利。与此同时,岛内舆论认为,作为曾经的“政治强人”,出狱之后的陈水扁一定不甘寂寞,早晚会再次扮演“影舞者”的角色,大蹚岛内政治浑水。
国民党前“立委”邱毅批评说,陈水扁根本不符合保外条件,马英九不该屈服。他说,马英九以为放了陈水扁会让自己松一口气,骂名会变少,其实根本就是缘木求鱼,不负责任。
前民进党主席、2006百万人反贪腐倒扁运动发起人施明德直言,扁至今没有道歉忏悔、交还不当利益,这是台湾正义的问题,不是释放扁就能蓝绿和解。
台湾的“立法院长”王金平称,陈水扁保外就医很自然,对社会和解有相当作用。但“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认为,陈水扁保外就医是基于人道关怀,而且也按照法律程序。但陈水扁海外不法所得、法院判决定谳罚金应早日追回,外界也不宜把贪污犯变成政治犯。
左图为陈水扁在儿子陈致中的陪同下前往高雄长庚医院进行包含神经内科、泌尿外科、精神科、复健科等详细检查
右图为20069月施明德领导了一场“百万人反贪腐倒扁运动”的示威游行现场
 
2015.1.11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