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流通商的根在哪里?


传统流通商的根在哪里?

文/吴咸建

日前,某家电流通企业的企业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传统家电流通企业)必须要创新,没有创新,必死无疑!”

他进一步表示:“(今年)10月1日之后,百诚集团有了新的总经理,我就不再兼总经理了,只管集团发展战略,经营方面的工作,放权给新的总经理去做。”

“放权并不等于放手。其他事情,我统统可以不管。唯独线上销售,我还要亲自管一管。如果线上销售没有突破,那么,百诚(其他类似企业亦如是)必死无疑。有人说,传统(家电)流通企业不做电商是等死,做电商是找死。(在我看来),与其等死,不如找死!”他说。

   这个时代变化实在太快,赚钱的机会时刻都会存在。但是,思维观念不转变,经营模式不转变,发展模式不转型,传统家电流通商同样不会有赚钱的机会,相反却可能面临第二次生死考验期的生存考验。

目前而言,包括家电批发、零售商在内传统流通企业均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不转型,等死;转型,也可能转死。但是,不转型肯定死,所以,与其等死,不如找死,也许能够获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机会。

我们所处的行业可以传统,但我们的思维不可以传统。对于大多数传统流通商来说,已经不是做不做电商的问题,而是如何去做,怎么样去做的问题。”

市场留给传统流通商的时间并不多。当下,对于传统流通商而言,务必转变观念,开放思维,清空心态,奋起直追,把发展线上业务作为企业转型的途径和契机,实现2-3年内重构企业的业务模式相当必要!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必须正视。那就是,导致传统流通商出现“销售下降,成本上涨,费用上涨,利润下滑”之“困境”的主因是什么?

电商吗?马云是罪魁祸首吗?个人认为,显然并非如此。个人认为,目前传统流通商面临的形势,出现的下滑,互联网零售分流仅仅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还在于宏观经济下行,居民增收和支出结构变化,消费信心和消费欲望不足,货币超发,物价需涨,以及行业自身发展过程中规模竞赛,门店数量竞赛等存在的门店数量严重过剩,地产商(物业租赁商)绑架传统流通商等一系列问题,才是导致传统流通行业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的主因。

同时,我认为传统家电流通商的根在顾客(之于批发,代理商而言,在客户),互联网思维如果是开放式思维的话,那么也一定会包容和接纳传统业务模式的资源的存在。

所以,我认为电商冲击不是转型的必要性理由,而是转型的动力和方向之一。

同时,我认为,传统流通商的根在顾客(对于批发、代理商而言在分销客户),要从让顾客得到更大方便,更多利益,或者帮同样处于传统区间的分销客户活下来,带他们一起转型的角度,重塑传统流通商基于互联网开放思维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模式,才是根本的道理。

同时,我认为,中大规模(小微企业未必如是)传统流通商设立电商部门,进军网络零售市场是必要的,紧要的。但零售商对顾客的服务,批发商对分销客户的服务,并不因企业转型而改变,在任何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转型是迫切必要的当务之急!但是,怎么转?以什么样的方式和速度转,更为重要。我不希望我们传统流通行业出现“老板一心想转型,员工一心想转行”,所有的人都心不在焉,所有的企业都追本逐末,不务正业的情况。

固本培根,正本清源,我们一定要清楚我们的本在哪里?我们的根在哪里?才可以清源,才可以唯有源头活水来,才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机!

所以,我认为,当下传统流通商更应该把应该做好但没有做好的顾客(客户)服务做好,应该把前期追求速度追求数量追求规模快速扩张畸形发展时所丢掉的顾客服务,顾客满意度这门课补上,然后才是跨界融合,互联转型。

只要把我们该做的工作做好,只要我们永远不抛弃顾客,顾客就会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支持我们,关注我们,喜爱我们,成为我们的用户,我们的粉丝,我们忠实的拥趸者,坚定的爱护者和坚强的后盾!才是传统流通商转型成功的必要准备和前提!本文发表于中国商业流通领域专业杂志--《中国商界》2015年第1,平面媒体如需转载,须征得该杂志社及本著作权人联合授权)

端木清言:原名吴咸建,现任职于中国家电商业协会,长期从事家电流通市场研究及海外情报编译及家电流通企业经营辅导等工作。新浪微博:http://weibo.com/bo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