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才厚给军队造成了哪些致命的“内伤”?
在任职中央军委副主席期间,徐才厚主管军队的反腐与人事。作为一个副国级的大贪官,他又是怎么主抓军队的反腐与人事的呢?他的超级贪腐、疯狂敛财,又会对军队的战斗力产生什么致命的内伤呢?
一是腐蚀军队的正气。军人能不能誓死保家卫国,靠的是一股子正气。有了正气,才可能凝聚精神、上下同心、共御外敌、保家卫国。若军队腐败了,则邪气当道,正气难存。将因为腐败而贪生怕死,兵因为将怂而不战溃逃。腐败的将领统领不好军队,腐败的军队挡不住侵略者的铁蹄。要想真正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军队必须充盈着一股子清廉自持、报效党国的正气。否则,就可能继续在抵御外辱时再现甲午国耻。国民党之所以败逃台湾,军队腐败,正气不存,是重要原因。历史的昭示是军队腐败,正气不存,未战自败。所以,腐败侵蚀军队的正气,使军人沦丧了舍生忘死、报效党国的精气神,实为军队战斗力的第一杀手。
二是难以把军队中的优秀人才提拔到重要岗位上。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军队能不能打胜仗,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于将领的能力和素质。选将在军队建设上历来都是最重要的一环。而徐才厚的用人腐败却恰恰发生在这一环节上。总装备部某部原副政委兼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于本城少将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改革开放后期军队的确存在腐败问题,表现最严重、部队反映最强烈的是用人问题。不该用的用了,一些优秀人才如果不活动一下,也无法到重要岗位发挥作用。当时的干部提拔也是要有严格程序,比如依据各项指标由部属进行打分,但这个考核结果只供有决策权的少数领导参考。一些严格按规定办事的单位,考核结果会作为任用依据,在一些不按规定办事的单位,考核结果到了领导那儿会被推翻。“这样的现象占了一定比例。”
从于本城的这个采访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期军队的用人腐败,实则指的就是徐才厚任职中央军委副主席主抓军队人事和反腐的那一段时期。用不用谁,在很大程度上看少数领导的意愿,而民意性质的考核结果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参考。
徐才厚主抓军队反腐,他自己就是一个大腐败分子,又何以能主抓好军队的反腐呢!且看一看他治下的反腐潜规则吧。军队在处理腐败问题上的潜规则是首先要保证部队稳定,维护领导形象。由于徐才厚的影响,反腐败工作处于被动、消极、不作为,随大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状态。如此反军队的腐败,又有谁畏惧这种反法呢!
由此可见,干事业,用对人最关键。若让徐才厚这样的人继续祸害军队,不用外敌来犯,我们就自己先腐败垮了。所以,习近平只有以不设限、不封顶,发现一个处理一个的零容忍态度高压反腐,我们的军队才可能根除腐败、弘扬正气而成为党国的卫士和柱石。
2015年1月16日初稿于论道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