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被查消息咋又“出口转内销”?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国家安全部副部长、党委委员马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应该说,“十八大”之后的反腐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作为中国武装力量的解放军、武警、公安、国安,都有省、部、军级干部“落马”。而马建被查,也成为继中共中央政法委原书记周永康后“落马”后,国安系统最高级别官员被查。而一年前,较马建级别要低一些的北京市国安局局长梁克被免职,至今无任何新消息,坊间曾传说其与周永康有关。
除此之外,政法委系统“十八大”之后被查的高官还包括公安部副部长(正部级)李东生;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公安局局长武长顺;前河南省公安厅厅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广东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副军职、少将警衔)蔡广辽。而曾担任湖北省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多年,2012年9月转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仅4个月的吴永文,虽负面消息缠身,但“失联”快两年却没有任何权威机构透露他的去向。
应该说,看到马建被查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咋又“出口转内销”?因为笔者前天微博已转发新加波《联合早报网》的消息,这篇发表于13日20点20分的消息称:据BBC中文网报道,香港英文《南华早报》1月12日引述消息人士称马建已被“双规”拘留。在此之前,北美《明镜邮报》与博讯网也分别声称马建被“双规”和被中纪委人员带走。
也就是说,马建被查消息的首发时间在4天前,发生在北美。
笔者昨晚在《一次性公布16只军队“老虎”,小赞!》一文中还就高官被查消息发布不及时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其中就提到“因为此前军队高官被查的消息,一直都是由民间先传出来,甚至是海外媒体抢先报道,然后是‘出口转内销’,徐才厚上将被查如此,王守业、谷俊山、杨金山三名中将被查也是如此,其他被查的高级将领莫不如此。”
笔者一直在呼吁,对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案子,都要尽量做到“透明”,包括案件办理进展的及时通报,以便消除社会的误会、误传甚至添油加醋,一方面可有效避免少数人因宣泄而恶意“抹黑”,另一方面也可消除案件结案后社会出现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猜疑。
应该说,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比如刘志军“落马”初期,媒体不但大肆渲染丁书苗投资影视剧,让刘志军睡“红楼十二钗”及一些丫环仆妇的扮演者,刘志军“涉案10亿元、拥有18名情妇”及”刘志军涉案374套房产”等消息甚至都是境内正规媒体发布,而权威部门并未及时出面解释,等到法院认定其涉案金额为人民币6460.54万元时,社会弥漫着“选择性审判”的质疑。
刘志军的下属、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也是这样。《网曝“高铁第一人”张曙光海外存款达28亿美元》、《部长落马牵出腐败高铁第一人张曙光被爆存款28亿美元》等文至今仍在各大门户网站上挂着,可法院认定其涉案金额4718万元,这又如何解释?
其实,类似问题早就存在。如山东省副省长黄胜被查时,外界最有名的说法就是黄胜贪污受贿90亿美元、包养46个情人、46套房产,说黄胜是迄今为止中国涉案金额最高的贪官。笔者在《黄胜,绝不是最坏的坏蛋》一文中就曾质疑过,可未见权威部门及时出面辟谣。法院最终认定其涉案金额仅仅是人民币1223万余元,差距巨大。
《联合早报网》还披露“马建涉嫌与北大方正集团董事李友等被查有关,他也跟此前落马的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关系密切。有关说法尚待独立消息源证实。”
那么,权威部门能否及时回应这个消息源的真实性?总不能等事实再被证实,从而强化“出口转内销”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