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施瓦布认为不能夸大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作用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先生在接受中国日报欧盟分社首席记者付敬对其进行的书面采访时表示,自1979年以来,论坛就一直在中国、与中国一起工作。中国在之后的几十年中,经济发展取得了天翻地覆般的成效。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令全世界叹为观止。但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作用不能被夸大。

 

在充分肯定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又认为不能夸大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作用,应当说,施瓦布先生对中国经济的评价是客观的,也是非常理性的。因为,谁要否认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都是不客观、不实事求是的,甚至可以说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然而,如果因此而认为中国已经在全球经济中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作用与影响,也确实有点夸大其词了。

 

我们说,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在全球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能否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与作用。一方面,要看这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则要看这个国家在全球经济的高端领域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是否具备了引领世界经济的能力和影响。否则,就很难认为其在全球经济中有足够的影响和作用。

 

显然,在全球经济中,中国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推动和贡献以及如何解决人的吃饭问题。除此之外,即便在量的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但影响和作用还是非常有限的,是很难与量匹配的。

 

就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基本保持了全球领先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正是因为有经济增长速度做保证,中国的经济总量也已跃升为全球第二,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经济体。这期间,发达国家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也都远低于中国。因此,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也是不可忽视的。也就是说,在这三十多年、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的这十多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非常大、非常重要的。不然,全球经济可能会出现低速增长。

 

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全球的贡献,也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给全球提供了大量价廉物美的商品,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更是中国这种商品的主要进口国。在许多欧美国家,都有中国商品街,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中国对全球商品消费的贡献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二是对国际资本和低端制造、低端技术的消化。因为,中国自实行对外开放以后,大量的国际资本和低端制造、低端技术就快速流向中国,中国也象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吸纳了这些资本和低端制造与技术。否则,发达国家的产业转型和转移,也不会这么顺当。

 

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带给中国人的则是生活水平和条件的急剧提高与改善,三十多年来,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正在朝着全面小康的目前前进,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还制定了全面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能够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内,就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且饭的条件与水平不断提高,不仅是对全球的巨大贡献,也为如何解决人的吃饭问题提供了“中国经验”。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中国对全球经济和发展的贡献还是相当大的。

 

需要中国人保持清醒头脑的是,贡献大,并不代表地位高、影响大。有时候,贡献会被种种外部因素所侵蚀,无法从地位与影响中得到体现。而施瓦布先生所以认为不能夸大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作用,也完全是从中国目前在全球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影响提出的忠告,作出的客观分析。

 

我们知道,在全球经济、特别是经济治理架构中,中国是不具有多少话语权的。譬如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无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世界银行,无论是相关规则的制定还是修改,无论是重大问题的表决权还是决定权,中国都是相当欠缺的。它并不是中国不想要,而是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不想给。不仅不想给,就是连已经拥有的可怜的话语权,还在想方设法地抢夺。而从一些具体的案例来看,如铁矿石价格谈判的话语权,中国贵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其话语权却完全旁落,以至于在前些年铁矿石价格快速上涨时,中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利益受损。

 

所以,一个没有多少话语权的国家,要想在全球经济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和作用,是不现实的,也是做不到的。中国要想让自己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和作用能够与经济总量相匹配,就必须提升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而如何去提升话语权,应当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那么,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为何与经济总量不匹配呢?除发达国家已经结成了利益同盟,中国很难突破这个利益同盟之外,与中国自身条件的不够也是密切相关的。其中,在全球经济的高端领域,中国还严重缺位,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譬如金融业,虽然中国的银行都是全球最富的银行,但是,在业务创新、企业管理、资本运作、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方面,却完全没有竞争力,又怎么能有话语权呢?再如高端装备制造,能够在全球一决高下的技术和产品,特别是品牌,屈指可数。特别是汽车行业,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却没有能在全球一决高下的自主品牌。自然,也就不可能在全球经济的高端领域有话语权了。

 

不能在全球经济的高端领域拥有一席之地,要想在全球经济中有较高的影响与作用,当然是不可能的。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不仅需要管理层的思考和研究,更需要中国企业的努力与拼搏。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施瓦布先生认为不要夸大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作用,决不是想唱衰中国经济,更不是抹杀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而是想提醒中国,不要盲目乐观。因为,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很多,如果中国在崛起过程中,过于通过数量指标强调自己的地位和影响,而忽视内在能力的培育,是会很被动的。比起那些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的论调,施瓦布先生的友好和善意是显而易见的。现在的中国,不是争功论赏、出风头的时候,而低调发展、做强经济肌体的关键时刻,多一些施瓦布先生这样的提醒和忠告,对中国有百利而无一害。更何况,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作用,确实没有经济总量所反映的那么大、那么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