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士”与国家走向


      英国之所以没有像法国那样经历革命,就建立起了一个有序而稳定的社会。于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Charles-Henri Clérel de Tocqueville)看来这与其贵族政策和政治传统有着莫大的关系,在他看来两国于贵族问题上的态度,已经决定性地塑造了他们国家的不同历史走向。
      托克维尔,1805年7月29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古老的诺曼底地主贵族家庭,早年在梅斯就学,后赴巴黎法学院学习。1827年,在取得法学学位后,托克维尔以实习文官的身份进入凡尔赛法庭工作。在那里,他结识了当时担任检察官的古斯塔夫•德•博蒙特(Gustave de Beaumont),由于志趣相近,两人很快就成为了亲密的朋友。4年后即1831年,两人被法国政府一同送往美国,以考察美国的刑法和监狱制度。于人类社会而言,这是一趟价值和意义绝不亚于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之于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的旅程。于旅程中,两人年青人写下了《论美国的形事制度及其对法国的应用》。回国后,托克维尔成为了一名律师,并且将他们的这趟美国游历之旅的所见所闻撰写成书,这便是1835年出版的《论美国的民主》这本经典著作。这本书受到空前的好评,不久后也被译为英文,使托克维尔在美法两地都大为知名。
       这也给他赋予了一个刻板印象,那就是托克维尔是一个美国学专家,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美国。但这显然并不是事实,事实上托克维尔对与其祖国法国隔海相邻的英国也给予了浓厚的兴趣,虽然他从未发表过任何有关于英国的作品。例如,在其年少时,托克维尔就曾给他的密友、检察官古斯塔夫•德•博蒙特写过一封长达20多页的信,信中他对朋友重述了很多英国历史的特点。在旅美回国后,他更是于1833年和1835年两度造访英国。到他成为议员后,他更是将对英国的考察作为自己的一项工作。在他对英法两国政治社会予以全面考察,并予以分析比较后,他发现两国于贵族问题上的态度,是一个事关国家走向的重要因素。
       托克维尔注意到,在法国,贵族阶级事实上已经演化为一个类似种姓的特殊阶层,它对外界是封闭的。然而,于英国,贵族却是相对比较开放的。换成当下的术语来说就是,在法国,阶层亦然固化,下层阶级成员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可能。而在英国,阶层并没有像法国那样出现板结,阶层之间仍然存在着流动性。
       在他看来,两国的这一差异,可以从“绅士”这一单词中得到充分反映。“gentilhomme”和“gentleman”明显是相同的衍生词,但这两个同源的词的意思,已经被两个国家不同的社会风气、社会氛围改变了。在法国,“绅士”一词只能用来指称一个贵族出身的人。但在英国,“绅士”一词却可以用来表述每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管他的出身如何。虽然,托克维尔也承认,在英国,普通人要想加入贵族的行列,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英国的贵族也确实不怎么接受新成员,但是你仍然有机会成为贵族成员。托克维尔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让人们至少觉得自己仍有向上流动、自我提升的希望。这种开放式阶级和封闭式阶级的差别,正是托克维尔分析英法两国不同政治走向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