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文学:移民性社会群体的文学


加一点新料,减一点旧货,一篇新文章又出生了!不用申请“准生证”!2015年1月5日的《东莞日报》A14版读览,刊发拙稿《打工文学:移民社会群体的文学》,是《“打工文学”新解》的升级版,感谢编辑错爱 http://epaper.timedg.com/index.php?date=20150105&page=13  希望俺的观点能被读者接受。(中间有段关于打工文学在英语语境中的论述被删,小遗憾,估计是英文单词太多,不适合党报读者阅读)
 
 
一说起移民,人们往往认为是去外国定居。其实,根据《现代汉英大辞典》,移民作为动词,是“迁移至外地或外国”;作为名词,就是“迁移的人”。从农村或者落后地区,移居到发达城市谋生的打工者,本质上属于移民的一种,大多数属于自愿性移民。这个数量庞大的移民性社会群体在“变革、冲突、反抗”的生存链条中沉浮不定,情非得已,付诸文字,因而形成了有时代独特背景的文学。这种文学被深圳学者杨宏海率先类型化为“打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