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中山智造做上了“中国指甲钳大王”


 

    

    如何把企业领军人物塑造成赢销企业的金名片?请看金世彬《迎难而上!中山智造做上了“中国指甲钳大王”》

 

    一条旧消息让他心头一亮,继而带着股骨头坏死的身躯考察全球市场。

    没有做过指甲钳行业,却定出了“要生产国内最好并赶超国际品牌”的目标。

    身体是挑战,技术是挑战,市场是挑战……

    他不等、不退、不让,硬是迎难而上——

    敢为天下先,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在伟人故里中山——一瘸一拐的他,用行动、用智慧,把小小指甲钳搬到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并改写中国指甲钳行业标准,创造中国指甲钳行业第一品牌,在指甲钳这个小产品行业里做到中国第一、世界第三。

    他,拥有目前世界最大的(名牌)指甲钳贴牌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美甲用品生产基地。

    他,被哈佛商学院访问教授、世界隐形冠军企业研究专家赫尔曼·西蒙推崇,成为中国“隐形冠军”理论的实践者、代言人。

    他,就是中山“非常小器”的老板——梁伯强。

 

以拓荒者的身份把握机遇:

旧消息让他心头一亮,坚忍不拔的他带病走天下

 

梁伯强,一个把“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挂在嘴边的人,1962年出生于广东中山,十六岁便独身在广州、澳门、香港“闯世界”。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春风吹开祖国南大门,已练就很强市场本领的梁伯强便在家乡——中山小榄镇办起了小工艺厂,从制作人造首饰起家,把小家业一步步做大。

19985月的一天,劳累了大半天的梁伯强吃过午饭后靠在沙发上休息,顺手从茶几的下层抽出一张旧报纸,一篇《话说指甲钳》的豆腐块文章引起了他的注意。文章说:“最近,朱镕基总理在接见全国轻工集体企业代表时说:要盯住市场缺口找活路,比如指甲钳子,我没用过一个好用的指甲钳子,我们生产的指甲钳子,剪了两天就剪不动指甲了……”梁伯强的心瞬间一亮,他连连把文章读了数遍,“朱镕基总理以小小指甲钳为例,要求轻工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这句话更是把他震得心潮澎湃。

梁伯强的倦意顿消,他当即找来几位老友,几个人围着那张报纸,兴致勃勃地讨论了一个下午。很快,大家就达成共识:国务院总理每天思虑的是国家大事,小小指甲钳能在总理心中占一席地位,可见这绝非小事,这里面有市场的空白点,更有市场的发展机遇。“题目是朱总理出的,咱们干,就要干出个名堂,争取有朝一日给总理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梁伯强最后拍板。

梁伯强是个说干就干的人,但也是一个不打无备之仗的人。在步入新产品之前,他首先给自己出了两道题:一是市场到底需要什么,二是国内外同行的生产技术水平如何。偏偏在这个时候,梁伯强的股骨头坏死,朋友好心相劝:“身体是本钱,还是先治病吧。”梁伯强表示谢意之后,陈述自己的观点:“市场即机遇,有时慢别人一拍,等待我们的就不再是黄金而是石头。”于是,梁伯强带着药包开始了市场考证的“万里长征”。

最让梁伯强难忘的是:一次深夜在下榻处,他随身所带的药物已服完,而左腿突然加剧了疼痛,他彻夜难眠,疼得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苦苦熬了一夜的梁伯强,从此就“聪明”了许多:必早早买上新药备用。

就这样,梁伯强拖着病腿,带着疼痛,以拓荒者的身份历时半年,走遍国内30多家指甲钳生产企业,并充当大买家深入亚洲及欧美一些著名的指甲钳生产厂家。梁伯强付出了艰辛和血汗,也收获了让一个拳拳赤子心痛的信息: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的指甲钳,其质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韩国的指甲钳定位在大众消费,不仅成为亚洲市场的霸主,而且控制了百分之四十的国际市场。而国内指甲钳生产厂家由于负担沉重,无力进行技术改造渐失竞争力,代之而起的是一大批民营小企业,设备落后,质量无法保障,生产的产品也大都是一些地摊货。

为此,在明了市场后的梁伯强清醒地为自己订下目标:赶、超韩国产品,争创国内品牌,生产国内最好并能占领一席国际市场的产品。

 

以实干者的身份冲刺梦想:

不懈努力终有回报,小小指甲钳赢得总理微笑

 

梁伯强是一个善于推着机遇之轮子转动的人。

1998年初冬的一天,梁伯强刚好考察了韩国市场,还在汉城机场的候机室里,他便拔通了广州市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一位领导的电话。梁伯强要请这位领导帮忙物色一位研究指甲钳的专家。数小时后,梁伯强便在广州和原广州指甲钳厂技术副厂长李国雄会面了。梁伯强简要介绍了自己耳闻目睹的指甲钳行业现状,然后直入主题:“我们必须为民族工业好好干一番了,听说李厂长是生产指甲钳的第二代传人,我们想请你去中山……”李国雄深深被梁伯强的民族赤子心感染,三天后欣然来到了中山小榄。接着,梁伯强又邀请了刀剪专家、军工企业质量体系专家、计算机专家。有了一流的人才,还必须得有一流的运作环境。于是,梁伯强立马筹资盖厂房,购设备,建设计室、检验室……

19994月,梁伯强大胆地把刚投产不久的指甲钳送到北京国际礼品展示会上。设计新颖的产品甫一亮相,就引来客商们的关注。可内在质量则需要主管部门和权威检测机构说了算。于是,梁伯强找到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协会领导为梁伯强的胆识和勇气高兴:“你们干了一件好事情、大事情,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帮到底。”在他们的安排下,“中山智造”的指甲钳被送到国家日用五金制品监督检测中心,与韩国知名品牌做对比试验。在检测中,“中山智造”四项占优、两项败韩。梁伯强立即飞回中山,组织力量猛攻薄弱环节。那些日子,煫火次数、回火时间、渗碳层深度等数不清的专业术语就成了梁伯强主持会议的主旋律。时隔不久,一批脱胎换骨的高品质指甲钳便脱颖而出。再次送检,结果令人欣慰,“中山智造”的指甲钳产品外观造型超过韩国知名品牌,性能指标全部超过国家标准,达到或超过韩国知名品牌。614,梁伯强接到国家日用五金制品监督检验中心有史以来开具出的第一张“指甲钳质量检测合格证书”。

1999年国庆前夕,“中山智造”的指甲钳与国内众多名优产品一起,走进北京展览馆参加“建国50周年成就展”。920晚,朱镕基总理参观成就展来到轻工业展区,国家轻工业局陈士能局长把“中山智造”的“非常小器——圣雅伦”修甲套装送到朱总理手中,并汇报说:“我国的指甲钳质量现在可以和韩国名牌产品相比了,您给轻工企业提出的任务,我们正努力完成。”朱总理打开盒子,10件修甲美容器具件件精美,品质不凡……朱总理由衷地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记者按下快门。当梁伯强见到这张珍贵的照片时,他轻轻吐了一口气:“我们终于向朱总理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以创新者的身份搏击市场:

精耕细做跃上民族大舞台,小产品做到NO.1

 

小产品也要精做,细做,深做。而且要以名牌的路子来做。这是梁伯强的策略。

19991224,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在这里为“中山智造”的“非常小器——圣雅伦”指甲钳举行新闻发布会。小小指甲钳也进人民大会堂?这未免让人惊讶!而这,确是事实。时任中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锐成亲自到会祝贺。中央30家大型权威媒体对“中山智造”的指甲钳予以了全面、深入的报道。

2000315,新千年第一个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梁伯强组织员工销毁了285万多个符合国家标准却达不到“非常小器”标准的产品。728,国家轻工业局授权“非常小器”起草新国标《指甲钳》。把指甲钳当首饰做、当精品做!梁伯强带领企业更是精益求精地推出质量更高、花色品种更多的产品。

20012月,正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日子,虽然祖国首都北京乍暖还寒,但梁伯强和所有“非常小器”人又感受到了新绿。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根据2000年指甲钳行业各企业产品的销售、品牌形象、消费者认知程度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考核后,授予“中山智造”的“非常小器——圣雅伦”为“2000年中国指甲钳行业第一品牌”。

梁伯强没有松懈,他继续把“非常小器”领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导入文化营销理念,整合文化资源,引导文化消费,开发高文化附加值的指甲钳。为此,“中山智造”的指甲钳节节赢得市场,并相继出口到美国、日本、东南亚及中东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2004年,“非常小器”的故事被世界级管理大师、隐形冠军企业研究专家、哈佛商学院访问教授赫尔曼·西蒙作为“如何成为你所在的行业的NO.1”的经典案例,梁伯强也因此成为中国“隐形冠军”理论的实践者、代言人。

2008年,梁伯强已经拥有了目前世界最大的(名牌)指甲钳贴牌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美甲用品生产基地、中国指甲钳研发制造发中心,将大企业不愿做,小企业做不来的“小不点”产品——指甲钳做成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巨无霸”,年销售额超过三亿元。

梁伯强希望将指甲钳打造成瑞士军刀、zippo打火机一样的产品。

梁伯强的目标是把“非常小器”做成世界第一指甲钳品牌。

勇者无畏!迎难而上的梁伯强,我们为你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