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10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优于经济学家预期的6.8%增幅。徐晴媛分析师指出,数据表明货币与财政刺激政策正在发挥支撑作用,也让官方2015年全年增长目标的实现依然存在可能。数据出炉后,中国股市扩大涨幅、人民币跌幅收窄、澳元汇率一度飙高、铜等工业金属跌幅收窄,但因亚太股市反弹,市场风险厌恶情绪得到缓解,日元汇率为一大“输家”。
昨日公布的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为6.9%,创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新低,但高于彭博预期的增速6.8%。第三季度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4%,同比上升了9.3个百分点。徐晴媛分析师认为,三季度消费形势持续向好无疑是GDP增速下滑幅度小于预期的最主要因素。前三季度消费同比增长10.5%,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而投资、出口增速维持趋势下滑,继续拖累经济。
此外,消费贡献度的增长与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有很大关系,GDP超预期部分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其指出,今年多轮“救市”措施出台后,尤其是“330新政”之后的二季度,一线城市、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好转,全国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也开始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