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复制神树享誉国际园博会


 

神秘的青铜通天神树
  文图:翟智高
 
   1986年,一堆堆残破不堪的青铜碎片,在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坑里出土,考古专家历十年之功修复出来,属世界级珍贵文物青铜神树。
 
   三千多年前的青铜通天神树,震惊了世界。人们感慨通天神树其造型之华贵、工艺之精湛、神韵之灵秀,令中外参观者着迷。

    200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神树,被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受到观众青睐青铜通天神树,只能到四川才能近距离亲眼目睹这件稀世珍宝的神采。



三星堆博物馆


   2015年10月,在武汉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上,青铜神树享誉第十届国际园博会


    三星堆青铜神树不仅是禁止出国(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而且在国内也没有在其它地方展出过。那么在武汉国际园博会上展出的青铜通天神树,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武汉国际园博会上展出有各种园艺树木,却缺少有震撼力的神树,人们想到了三星堆那棵震惊世界的国宝级文物青铜神树,然而神树只此一件,想搬到外地展出谈何容易。

一、神秘莫测的“十日”阳鸟、神龍和神树 

      远古传说天有十太阳,每天升起一个太阳,余下的九个太阳神鸟就栖息在神树上。

   《山海经》中对神树描写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扶桑树”是一棵与太阳升降起落有关的极其巨大的神树。神鸟载着太阳,由这棵扶桑树出发飞翔空中,这是极富想象力的神树、神鸟与太阳运行的故事。古往今来,“十日”的传说一直是古老美妙的神话。 

神鸟围着金太阳飞舞旋转


三星堆神树果枝上立的太阳鸟


   三千多年的商代,处于青铜时代顶峰的四川盆地,三星堆的先民们用青铜铸造出一棵带有神意的树木。古蜀人根据“十日传说”,制造了高达3.96米、重150多公斤,多层次组合,立体感很强的青铜通天神树。神树由底座、树身、龙三部分组成,树分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所有的树枝都柔和下垂,短枝上有镂空花纹的小圆圈和花蕾,花蕾上各有一只昂首翘尾的小鸟;每枝上有一仰一垂的两果枝,全树共二十七枚果实,在每层三根枝条中,有一根分出两条长枝,枝头有包裹在一长一短两个镂空树叶内的尖桃形果实。又用九只金乌(太阳)鸟立于神树的枝头,第十只金乌神鸟去值班,为地球送光明去了。


树侧有一条缘树逶迤而下的青铜龙,栩栩如生。


青铜神树通天之龍
   龍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无处不在、无人不知的神物。《说文解字》对龙的解释是:“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在《易经》中,有描绘神龍潜入深渊休息的卦辞“潜龍在渊”,神树上的神龍正是这一卦象的具体体现。而今天,龍又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华民族称为“龍的传人”。
   神树上的龍头上有长短犄角、圆眼、张口露齿,口中的牙齿十六个圆坑,相似骨牌中的“六”,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六”是“顺”,读作“六六大顺”,
寓意风调雨顺,万事順意。青铜神树下的龍,已经完成行云布雨的大任,从九天回到神树下休息。昂首触地,身上五指龍爪似人手,鸟形羽翼似刀,尾部朝天,龍从天而降给人间带来福分和吉祥。
 


二、“生命之树”的魔力

    根据汉代出土的青铜摇钱树,推测三星堆青铜树也有可能是一种摇钱树。因为祭祀坑出土了许多贝币,这些贝币原来有可能被挂在树上。再是神树上鸟的数目应该是十只,“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大家并不陌生。古蜀国的神树上有九只太阳鸟,可能是被后羿射落的九个太阳,他们落在“生命之树”上,就获得了再生的魔力,有了重新上天轮回的机会。当天上那一个太阳精疲力尽的时候,这九个太阳鸟中就有一只到天上值班放光,会一只接一只的持续轮回下去,拯救太阳系不被毁灭,保障地球有阳光的照耀,人类会生生不息繁衍下去。


    通天神树悬挂有青铜铃,当风吹过的时候,整个王国的人们,都可以聆听青铜铃在摇曳和碰撞中奏出的音乐,从中能获得超人的力量、勇气和技能。

青铜铃

 
▲神树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底座呈穹窿形,由三面弧边三角状镂空虚块面构成,构拟出三山相连的“神山”意象,座上铸饰象征太阳的“☉”纹和云气纹。
 
青铜神树上的神鸟。
   树铸于“神山之巅”的正中,分为三层,每层有三根枝条,共九枝上面有镂空花纹的小圆圈和花蕾,花蕾上各有一只昂首翘尾的神鸟,共有九只。树的顶部有残缺,专家推测,顶部也应该有一只鸟站立于其上,总共十只神鸟。实际上第十只神鸟是去值班为地球带来光明。
   在青铜树的枝干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一些用以垂挂器物的穿孔,人们推测,器物坑中的一些小型青铜发声器也许原本是悬挂在铜树上的。
鸟首铜铃,怀疑原本是悬挂在神树上的
三、神话传说中的“通天神树”
这些青铜树为什么被称为“神树”呢?
   在我国的古史神话中,树和日月运行、天地相通有着密切的联系,《山海经》等志怪书中就记载了很多种。
1 其一曰扶桑,在东方
《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大荒东经》中也说:“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太阳由金乌鸟背负,十个太阳在扶桑木树上轮流出现,就形成了日复一日的日出日落。
这也是后羿射日神话的最早来源。这和青铜神树惊人地相似,树上的十只鸟,或许就是背负着太阳的金乌,树顶上残缺的那一只,就是当值的太阳。
 
2 其二曰建木,在国之中央
  《吕氏春秋·有始》中记载:“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淮南子·墬形训》中则说:“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
  天地的中心是一棵树,叫做建木,它在太阳下面没有影子,风吹过也不会有声音,神仙们通过这棵树往来于天地之间。高近4米的青铜树顶天立地,树间攀援的龙,或许就是巫师们驾乘着上天入地的坐骑。
3 其三曰若木,在西方
《山海经·大荒北经》又说:“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泂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
   后人引文中还说:“灰野之山,有树青叶赤华(花),名曰若木,日所入处。”
  东方的扶桑是日出之处,西方的若木则是日落之处,日出日落,都在树上完成。若木有花有叶,同样是太阳轮回之处,也与青铜树吻合。
   另外,《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还说:“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树,名曰柜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这里的“柜格之松”虽然名称不同于上面三者,但也是与日月运行相关的神树。值得注意的是,洛阳南宜阳、伊川、嵩县三县交界之处就是“山海经”记载的方山,有名钟鼓山。《水经注  伊水》记载:“其山介立丰上,单秀孤峙,故世谓之方山”。山顶上的正中间突出,犹如巨型大钟的钟钮。神奇的是,每年的冬至日这天,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在伊川石龍地区可以看到,太阳恰巧落到钟鼓山正中间的钟钮位置。钟,终也。从第二天开始,白天一天比一天长,夜晚一天比一天短,直到春分日,达到昼夜平分。
 
 
 
 
 
 
 
 
 
  正因如此,虽然关于这棵青铜神树的内涵目前还存在不同看
法,但将它界定为“神树”,则是共识。它是古代传说中种种
神树的化身,是古蜀人世界观的体现,反映了先民们对于日月
运行的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想象,也反映了他们对太阳与太阳神
的崇拜。
  在遥远的上古蜀地,人们认为天地不绝,人神能够互通,于
是就有了神树连接天地,沟通人神,神灵藉此降世,巫师藉此
登天。因为这棵神树的存在,天与地、人与神被紧密联系在了
一起。
   青铜神树是古蜀文明的代表,其神秘的特点与古蜀文明一脉
相承。
 
     神树还有特殊的本领来保护自己。《三国演义》里记载着
汉代有一棵著名的神树,它生长在洛阳的躍龍祠旁,高十余丈,
亭亭如华盖,直冲云霄。有一次,曹操为修建一座宫殿,命人
砍伐此树做栋梁,结果回报说此树锯不开,砍不断。曹操不信,
决定亲自去砍。周边百姓上前劝说此树是神树,不能砍,曹操
不听劝谏,执意拔剑砍之,结果“咔”的一声巨响,神树被砍
处射出血一般的液体,直溅向曹操之首。刹那间,曹操感到如
利剑刺入脑袋,顿时大惊,掷剑上马,回宫后大病了一场,从
此落下头风病。

   蜀人制作青铜神树,是为了感恩自然之神进行祭祀,不仅仅
是为了展示和欣赏。神树的制造者认为,只有依照祭祀仪式的
规则,完成祭祀典礼后,彻底砸碎,用火焚烧,深埋夯实,永
久保存,才算真正完成终极祭祀仪式的目的。所以,青铜神树
发掘出来时,不光是一堆破碎的铜片,而且还因为深埋土层并
夯紧的因素,导致已碎的铜片扭曲变形,一些碎片被火烧融或
化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通天神树,实在是难得的表现“十日”
神话的古老实物。

三、
“仿制乱真”青铜通天神树
   神树有如此魅力,世间任何树种都望尘莫及,第十届国际
园博会想有神树展出,可是真品无法请来。经有关文物部门研
究批准,三星堆博物馆只许复制一件。但考古专家历十年之功
才修复而成的文物青铜神树,造型奇异,工艺复杂,如果复制
的不伦不类,岂不惹观众见笑?经专家推荐,决定由国内外享
誉盛名的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担当复制大任。
   对制作仿古青铜器,烟云涧的师傅们是行家里手。然最棘
手的问题是,神树的实物在四川,用玻璃罩密封着,不能用手
摸。要制作“以假乱真”的神树,不能有丝毫的差错,难度可
想而知。

   从接到任务开始,烟云涧的师傅们先到四川省广汉三星堆博
物馆,将真品青铜通天神树拍摄图片资料,上下左右用相机拍
了无数张的照片,详细了解神树的组合结构。然后用最原始古
老的方法来分段制造,再像玩拼图游戏一样,精心把它们拼装
起来。

    拼装采取了多种工艺技术,神树的主干与树枝连接,用螺
丝上紧,再打上铆钉,把各个部件用铆接的方法接起来。露出
来的螺帽都被打磨平,所有纹饰全部严格按文物神树同样的花
纹,同样的颜色仿制,并做旧出逼真的铜锈。

    为达到仿真技术要求,让神树主体与龙、鸟、花完美地结
合,树枝上的九只太阳鸟儿,是单独制作。其它作为神树的大
小部件,均按‘修旧如旧’法则。从泥塑成形,调整,反复推
敲,务求逼真。利用石蜡、硅橡胶和石膏联合制模,整型、修
模,成型,精雕、翻模、浇铸,十几道工序一丝不苟。刀状的
果叶、硕大的果实,九只阳鸟,怪异的神龙,巧妙安置在沟通
天地、连接人神的“登天之梯”神树之上。青铜龙的爪子、腹
部和神树紧紧相连,采用焊接,打磨做旧后,天衣无缝,非常
吻合。当完整的青铜神树完成时,根本看不出套铸、铆铸、嵌
铸、焊接的痕迹,一体浑然。
  细看青铜神树,却是鸟形龍首,弯曲龍身竟然是直接由棕绳
做模具,烟云涧的青铜大师们继承古人的智慧和做法,仿旧如
旧,一丝不苟。

神树果枝上立的太阳鸟
 


   实际上,人们并不清楚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上展出的青铜通
天神树,究竟是真的还是仿制的,因为大部分人们并没见过真的
青铜神树。
  有的人在四川省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见过真品青铜通天神树,
但三星堆博物馆内,光线昏暗,不易看清细节。于是这些人对
武汉国际园博会上展出的青铜通天神树,审看得更仔细。他们
经过对结构复杂,造型独特,工艺精美,举世无双的青铜神树
观察比对,得出结论:“展出的青铜通天神树是真品”。
   然而,国际园博会上这件达到“乱真”青铜通天神树,的确是由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的工匠们制作的。
 
 
 
 
 
 
 
 
 
 
 
 
 
 
 
 
 
 

  

制腊小型腊件
 
 


冶炼加料.
 
 
 
 


铸造.
 
 



附录: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盛大开幕



    200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青铜神树被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如今武汉国际园博会上的青铜通天神树,自然受到观众的青睐,能近距离亲眼目睹这件稀世珍宝的神采,着实令人高兴啊。



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复制神树享誉第十届国际园博会



    三星堆青铜神树不仅是禁止出国(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而且在国内也没有在其它地方展出过。那么在武汉国际园博会上展出的青铜通天神树,是怎么来的呢?

三星堆博物馆



    原来,武汉国际园博会上展出有各种园艺树木,却缺少有震撼力的神树,人们想到了三星堆那棵震惊世界的国宝级文物青铜神树,然而神树只此一件,想搬到外地展出谈何容易。

   洛阳烟云涧人复制神树

   神树有如此魅力,世间任何树种都望尘莫及,第十届国际园博会想有神树展出,可是真品无法请来。只能用复制品。经协调,三星堆博物馆只许复制一件。但考古专家历十年之功才修复而成的文物青铜神树,造型奇异,工艺复杂,如果复制的不伦不类,岂不惹观众见笑?经专家推荐,决定由国内外享誉盛名的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担当复制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