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转型是噱头 面临4大风险


  万科喊转型,结果是到现在都转不了型,都是噱头,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仅0.77%,创下13年以来最低增速,增收不增利已经成为万科的尴尬,去年万科总裁郁亮辞去万科副总裁毛大庆就是因为万科北京市场业绩失灵,为什么今年万科全国市场还是业绩失灵?而且万科不仅转型是噱头还面临4大风险。

这些年来,万科转型社区商业、海景房、度假村、万万合作、万科云、八爪鱼、代建、万科塾、资产证券化、物业、国际化、网上卖房等等,没有一样是成功的,都是噱头。

问题是,万科不仅转型转不了,而且还面临4大风险。

1、净利润节节败退,今年上半年仅0.77%,创13年来最差,问题是,万科马上面临净利润缩水、负增长的时代。万科品牌面临褪色在所难免,即使是现在万科转型技术,依然没有多大价值,因为万科到现在并没有触及转型的关键有效战略,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转型成功的,这是研究转型、研究房地产人士加上转型人才坐镇,才能推得动万科转型的,不是给个战略万科自己就能成功转型的。王石去年夏季进入寺庙面壁思考转型,但是没有结果。

2、近日,万科在南京南站附近开发的万科新都荟等项目,开发商在隔离墙使用轻钢龙骨材料,而非砖头墙,这种材料是石膏板、龙骨、岩棉合成,部分业主担忧岩棉会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业主自称不愿当成万科试验的“小白鼠”,业主表示:“使用新材料我们并不反对,但是我们购房者要有知情权,开发商选择新的建筑材料要提前告知我们。要是购房者知道开发商使用这种材料,我们绝对不会买的,我们现在就需要万科立马停工,将轻钢龙骨变成砖墙。”但是,万科答复书中表示,并没有哪一天法规要求“将内隔墙材料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予以提示”。笔者认为,房地产开发商朝南坐时代过去了,万科这种态度只会让万科加速衰退。为了弥补净利润节节败退,通过劣质材料(轻钢龙骨)替补优质材料(砖墙),只会让万科品牌遭遇最大衰退。笔者认为,凡是接受顾客、专家、媒体批评的企业容易创新,像万科这种转型一直不成功,自然就想着要去除负面新闻,结果就是遮着、藏着、捂着问题,变成没办法创新,那么这本身就是衰退的特征。

3、上海御水路150弄万科金色城市,近日因为地铁18号线需要在小区内借地征用车道,结果此事引发业主大闹。由于需要建设一条与11号地铁相连接的单渡线,该线将要深入金色城市小区内,地下永久借地3米,地上临时借地5米,还征用小区的围墙、西侧行车道,将在两栋18层住宅8米开外的地方挖26米的大坑,业主担忧会导致地下水位的变化,甚至引发沉降、裂缝等隐患。现在,仅仅是承诺将影响小区出行交通降到最低,但是,将来的后患并没有得到解决,万科也没有提。照理讲,应该妥善协商解决此事。

4、而与上海金色城市相邻的上海万科海上传奇业主们说万科欺骗当初的学区招聘,买房时承诺的“12年全龄名校,家门口好学校”并没有实现,万科开发商提供的公立一级东昌幼儿园、上师大附小等,都进不了,周边是有这些公立学校,但是与万科海上传奇房子并没有瓜葛,而万科承诺建设的社区幼儿园,改在规划中,要等到2007年才能开始招生。业主们觉得上档了。

很明显,万科;使用社区周边公立学校作为幌子,来销售住宅,没想到事后东窗事发,这变成欺骗。而使用轻钢龙骨作为隔离墙材料被业主否决后,应该立即更换成砖头墙,但是万科却在狡辩,而非虚心整改。万科衰退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作者简介:吴东华,知名经济学家,企业综合创新专家,服装战略专家,预测欧美元趋势7年领先全球,经济整合专家,印度经济专家,外贸专家,世界经济专家,前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经济研究员、前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提出解购论淘汰并购论,提出综合创新超越技术创新推动转型,抛出第四驾马车拉住中国经济下行。他这些工具专救中央智库救不了的GDP、国企利润、企业创新、银行利润。企业被他用综合创新改造后,净利或超增2-8倍。P2P、银行、购物中心、产业区等企业平台,改造每个平台40家企业,每个平台每年分成客户企业超增利润4成,或是数亿元至数十亿元。写字楼、企业、百货商厦、银行、P2PO2O等通过综合创新改造后将成利润王,行长提不了净利润大量跳槽,他说招聘行长、国企央企总经理应以提净利润人才方可挽救,详见他网易官博。写于201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