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意义的神韵
喻建国
教育不是为社会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但是教育得为社会和人类启迪被教育者融入社会和人类并为社会与人类的延绵、进步和发展发挥他作为人的良用。
当教育不是为社会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被人们接纳之后,教育常常会很自然地无形地引导被教育者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只去追求自己本身的幸福。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不能脱离社会,现代人不能脱离现代社会,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人脱离了现代社会,他就很可能成不了一个现代人。现代社会中不是经常有这样的人,由于他们较长时期脱离社会主体运转,他们渐渐地与现代人的主体运转脱节,他们也慢慢地离开了现代人的运转,变得似乎好像不是现代人了。
现代人的运转有很大的特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也就是融入社会和人类,并为社会和人类的延绵、进步和发展发挥自己良好的作用。
教育是人类对自己的后代进行指引的过程,也是人类对现存的人进行指引的过程。有人援引英语中的教育“education”,说这个词是苏格拉底发明的:E是向外的意思;duca是引导的意思;tion 是名词,指一个存在。由此,教育就该是:把一个人的内心引出来,帮助他成长为自己的样子。关键是自己的样子该是怎样的样子,仅仅是一个为满足自身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而只顾自己的人吗!?
如果曲解为教育是引导一个人只顾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只顾自己的幸福,那么这样的人必定会不利于整个社会和人类的延绵、进步和发展。社会和人类该有这样的教育吗?当然不该有。社会和人类需要的教育应该是引导每一个受教育的人努力去追求自身的幸福,而这种幸福应该是和社会与人类的延绵、进步和发展紧密相连接的。
人类的延绵是毋庸置疑的,人类的进步朝什么方向是神秘的,人类的发展更是一个难以预料的莫测问题。与其困于摸清进步的方向和阻于探明发展的去处,最好的手段就是等着适应,当未来刚刚来到自己面前,自己就能够最快速的适应进步的阶梯,让自己立即跨上这些阶梯;当未来在慢慢向自己靠拢的时候,自己能够立刻适应这种靠拢,并让自己能够主动向其接近,随其前后左右。
教育应该给予受教育的人最重要的能力,那就是适应。适应人生存期间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满足人类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永远是善良,人类的需要也永远和善良相伴。善良是维继社会最根本的存在,善良是由真诚的爱编织的;善良也是维继人类的最根本的存在,人类一旦暂时被邪恶所统帅,人类就会互相残杀,但是人类总会很快地清醒,邪恶被驱赶,善良回到人间,人类又欣欣向荣。
保有健康的身体,调适成熟的心态,掌握各种适应的本领,教育的内容就是这些。教育该赢在何处,教育又会输在哪里,实在是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