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及时交货率与提高库存周转率是矛盾的吗?


   程晓华

     我在讲课过程中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要提高及时交货率就得提高库存水平;要提高库存周转率就得牺牲及时交货率;提高及时交货率与提高库存周转率是矛盾的。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误解。

2001年我们给NOKIA做七八个型号的手机PCBA,年库存周转率做到88次,及时交货率在每两个小时考核一次的情况下,做到连续22个月100%(直到20027月因生产计划调整错误导致OTD失败)。

其实仔细想一下就不难理解:所谓矛盾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你要提高库存周转率,你的货发不出去,你库存周转率的分子(销售的物料成本)如何增大?所以,提高库存周转率的前提就是首先要保证及时交货。要保证及时交货,你就必须不断地优化你的库存结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的有机组成),不断地开发供应商与生产的潜力,从而做到及时交货的前提下,降低库存。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EMS行业由于竞争激烈,你如果不能及时交货,客户的订单就可能转移到你的竞争对手,譬如说富士康那里去;你的订单少了,你降低库存的机会就更少了;反之,订单越多,你越有机会优化库存结构,提高库存周转率。同时,由于库存聚集效应的存在,通常情况下,在库存控制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出货量越大,相对库存量就会越小,库存周转率相对就会越高。

更重要的是,库存越大,并不能保证你的及时交货率就越高- 特别是考虑原材料库存对生产的及时供应情况。往往我们看到的情形是,库存越高,生产线DOWN线的情况就越多,对客户的及时交货率就越难保证,所谓“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都来了”。我的理解,这可能就是库存满**货的边际效应递减问题。

即使在VMI的情况下,这个规律还是在起作用 - 要把供应商的库存当成自己的库存来管理,道理很简单,“羊毛出在羊身上”。

 

自己的一点体会,也可能理解上有偏颇。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案例或者感想,请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