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瓷:企业文化的六大理念(五)
5、京瓷企业管理七原则
京瓷虽有一套完善的哲学理念,“敬天爱人”只不过是“京瓷哲学”的原点。作为企业,首要的任务仍然是经营并且追求利润最大化。稻盛和夫从“敬天爱人”的原点出发,将“京瓷哲学”的全部思想渗透到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中。京瓷企业管理七原则就是“京瓷哲学”在经营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京瓷企业管理七原则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肌肉性质的管理原则。企业像人体一样,体魄健康的标志是肌肉发达、血脉通达。企业要想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时时想着如何去掉身上多余的“赘肉”。比如要及时把那些销路不畅的库存卖掉变成有效资产。走出“集中采购”的误区,提高资金的流转率。很多企业希望集中大量采购原材料以降低成本,其实集中大量采购既积压了资金,又可能因为原材料过时造成浪费。京瓷推行的是“即时即用”零星采购的原则,不仅加强了管理,还能使大家注意节约。京瓷在经营中反对投机行为,四十年来一直坚持对固定资产投资慎之又慎,认为只有通过“流汗”的活动,才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京瓷处处把“以最低成本获取最大利润”当作行动的基准。
第二,“一对一”的对应原则。在企业的运营中,一定要实现钱和物品的“一对一”管理原则,即任何钱和物品的改变,都必须建立相关票据。把一张一张的票据积累下来,反映企业的真实运营状况。京瓷反对企业放任与交易客户之间的虚假做帐,其结果使经营者看不到企业的真实运营状况,从而产生错误判断。企业要想做到票据统一,就必须从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开始坚持原则,员工才会对企业产生信赖感,并自觉办事。
第三,现金基础原则。即以现金为基础而不是以会计账面上的赢利情况来决定经营目标。做企业要根据事物本质进行运作,要规避在财务上产生利润,但实际上现金很少的现象发生。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些企业有大量的应收款和库存导致的。京瓷认为,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能够给企业创造安全感。京瓷实施不借款经营原则,坚持手里一定要有现金,宁肯不去计较会计帐面上有多少利润。
第四,双重确认原则。人有时会一时犯糊涂,这是难免的,但企业要设法帮助大家克服人性的弱点。在京瓷有一种风气已经固化为工作习惯,就是所有的票据都必须经过有关双方的确认。
第五,完美主义原则。京瓷要求员工做事要追求完美,反对任何半途而废的妥协态度,强调企业在研发和生产环节上,若稍有失误就会导致整个产品完全失败。管理和营销必须寻求完美,做到100%好,不能想做到95%就行了。西口泰夫也是个完美主义者,他曾当众表示:“我当社长的时候,当时我们的销售额是7000亿日元,我说我要成为销售额1兆日元的企业,现在我们已经超过了这个目标。我们集团下一个目标就是2兆日元,我在向这个目标进军。”
第六,透明管理原则。公司的运营状况、管理层的想法一定要让自己公司的员工熟悉了解于心,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员工产生信赖感,才会有主人翁的意识,才会把自己所有的聪明才智奉献给企业。京瓷明确提出:“销售额做到最大,经费减到最小”的要求。
第七,小单位核算原则。京瓷推行“阿米巴”小单位核算管理,公司的每一个最小的组织都是利润中心,都有充分的授权,这种全员参与型的企业管理使大家都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一般而言,企业营业收入增加的同时成本也会增加,而京瓷想方设法控制费用。稻盛和夫说过的一句话:“京瓷之所以能成为一家高获利的公司,是全体员工团结一致,拼命努力降低成本的结果。”
稻盛和夫用四十多年的时间,赤手空拳的把京瓷做成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之一,并且在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一直保持持续繁荣高度成长,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次赤字。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创业后不久就确立了公司独特的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七原则。融洽的关系使企业形成上下同欲、齐心协力、气氛和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从而创造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劳动生产率。